|
|||||||||
简介: | |||||||||
《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2005年7月10日,宁夏银川市一名13岁的女生在家服毒自尽。她留给父母的遗书令人震撼:“你们养了我13年,花了好多好多的钱!我死了我可以帮你们节约10万元。”“对不起!我辜负了你们的心了!我是个差生!”(孟昭丽,马敏,刘佳婧.择校压力致宁夏一13岁少女自杀.中国青年报,20050725)8月2日,云南省沾益县盘江乡大兴村的女孩邓某接到昆明医学院的录取通知,由于父亲病重,家庭欠有一万多元的外债,家里通常连买盐的钱都没有,母亲李粉香因筹不到高额学费而自杀。(陈鹏.女儿考上大学,母亲上吊自杀.新京报,20050922)8月27日,甘肃省榆中县新营乡谢家营村18岁的高中女生杨英芳,因父亲无力供养她与弟弟同时上学而跳崖自杀(后被救)。校长介绍,由于小学、初中学杂费较少,大学有助学贷款,高中反而成了“黎明前的黑暗”,成为农村家庭最大的负担。(王鹏.农村女生抓阄辍学跳下悬崖.新京报,20050922) 上述三例个案,都是笔者在写作之余随手搜集的。近年来,每到高考时节和新学期开学,经常可从报端见到农村贫困家庭因无力筹集学费,家长或学生自杀、乞讨、卖身的消息。而宁夏的这名花季少女,是第一个因初中择校而自杀的。这种极端个案的社会意义,在于它聚焦和放大了我们教育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发展差距和不公平的现实,在于刺激我们面对诸多社会不公平逐渐世故和麻痹的神经,激励我们持续不断地去思考导致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探讨改善教育公平的方法和途径。 教育公平作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被公众广泛关注,是近几年的事。在很长的时间里,教育的主题词是“普及”、“跨越式发展”、“重点建设”、“争创世界一流”,以及“高校扩招”、“合并”、“大学城”等等。发展的光环不仅冲淡了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公平的状况。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公平的现代化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现代化,没有公平的发展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这就是教育公平成为社会问题,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的原因。 一、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被认为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 | |||||||||
下载说明: | |||||||||
1、本站下载限制了连接数,请勿使用下载工具,为更多用户提供下载的机会和带宽。 2、我们的资源都来自互联网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有侵权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3、由于本站资源都是收集而来,所以我们不保证资源的完整性,如果资源存在播放问题,请报告错误,我们将立即修改相关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