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传来幼儿在家中发生意外的新闻时,家有幼儿的爸妈都不免感到惋惜,但也忍不住想问:「儿童意外事故」难道是无法预防的吗?是否有些儿童安全的忽视,才导致悲剧一再地上演呢?
爸妈常见的3个安全教育迷思:
迷思1:熟悉的地方比较安全
从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专家指出多数的居家安全意外都是可避免的,但关键在于爸妈是否关注这个议题。从调查中则发现,多数爸妈会认定「未知的」公共环境比「熟悉的」家中更值得提高警觉;对于有刀、有火的「厨房」,也认定比「客厅」危险。但这些认知却和统计数字恰恰相反。从意外场所来看,「居家场所意外」远超过「公共场所意外」;从居家事故的地点来看,「客厅」出事的机率也超过「厨房」,而且高居儿童意外事故地点的第一名。基于「不能掌握的,才是危险」这类常见的迷思,当孩子待在熟悉的地方时,爸妈便特别容易掉以轻心,而这也是居家事故容易重复发生的原因之一。
迷思2:用过去的经验,养育现在的孩子
另外,很多发生居家意外的照顾者常错愕地反应:为什么童年时可以自己午睡、在家自己玩的生活经验,套用在现在的孩子身上,便发生了意外? 专家提醒爸妈,必须要理解现在孩子的能力、居家环境、生活型态等,和过往都大不相同,爸妈绝不能再以有限的成长经验来看待居家安全。从前孩子在户外探索的机会多,有太多事物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但现代孩子多关在房子里,应变的常识和能力也变弱了。当孩子在有限的居家环境中作探索活动时,若居住处是不能装铁窗的高楼,或家中购买的是目前常见的廉价塑合板家具时,发生意外的风险自然比从前高很多。
迷思3:安全教育从来都不是亲子必修课
虽然多数儿童居家意外事故,都可透过事先预防来改善,但仔细一想,从小到大,爸妈和孩子并没有认真上过一堂幼儿居家安全课程。因此,不常吸收新知的爸妈,会认定绑架才是最应注意的幼儿安全问题;看见幼儿意外新闻时,总当作茶余饭后的话题,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很少主动和孩子讨论如何因应;当孩子发生居家意外时,自然也常因缺乏急救常识,错失抢救的时机。亲子的居家安全意识无法提升,意外事故当然会一再地发生。想要增进幼儿居家安全照护观念的第一步,建议爸妈必须先打破3个常见的幼儿安全教育迷思,接着,也请爸妈开始着手检视家中的环境是否及格吧!
客厅、餐厅
◇地面不为坚硬材质或应铺有软垫。
◇门装有固定装置,不会因风而突然关上。
◇家具无破损或加装软垫防护。
◇幼儿坐的椅子很稳固安全。
◇电灯开关有夜间辨识装置。
◇电线、延长线皆妥为收存或固定于地面、墙面,电插座不用时有加防护盖。
◇风扇加装防护网。
◇选用加盖的垃圾桶。
◇餐桌或茶几不铺设垂落的桌巾
◇窗帘拉绳不要垂落到幼儿可以拉扯的高度。
◇窗户装有高度60公分以上的栏杆或铁窗,且栏杆间隔在10公分以下。
最近,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再次..[详细]
捱过了冷飕飕的冬雨时节,终于盼到..[详细]
很多小宝宝会在8个月至1岁间「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