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个绝招减少宝宝感冒次数
  • Tag:幼儿,健康,护理,感冒,生病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3-08-06
  • 六个月之前的足月健康宝宝,带有从妈妈身上来的抗体,一般很少受到疾病困扰。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逐渐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感冒是宝宝的常见疾病,护理不当有可能引起各种炎症、肺炎等,那么如何减少宝宝感冒的次数呢?
    一、疾病多发阶段提高警惕
    不要因为宝宝自出生以来还未生过病而认为宝宝的抵抗力很强,也不要以为自已坚持母乳喂养就可以保证宝宝不生病。六个月之前的宝宝,确实还没有到疾病的高发阶段。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逐渐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抵抗力会相对强一些,但也是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是人工喂养,一样得病不多,有些是母乳喂养,反而经常生病。并不能因为这个而怪罪母乳。要相信母乳永远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只是个体差异和护理方法不同而已。
    所以,六个月之后的宝宝,要比以往的日常护理提高警惕。尤其到春季、冷热交替的季节,是感冒及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
    二、少穿衣、少盖被
    很多宝宝家里暖气很热,室温在22度以上,中午更高。冬季基本一直穿着保暖内衣裤,有时甚至再加一件春秋衣。宝宝经常手心热热的。有的爷爷奶奶怕冻到孙子,还会拿个小褥子裹一裹。晚上睡觉,新的棉睡袋柔软暖和,导致宝宝睡觉总是满头汗。
    八个月之后,可以逐步去掉宝宝身上的保暖衣。在家,只穿一件春秋衣,一个薄马甲。当然,刚睡醒时,要再加一件外套或用毛巾被包裹一下,等活动开了暖和了再去掉(刚睡醒时宝宝身体热量少,这时要特别注意宝宝不要着凉)。到中午阳光明媚时,连马甲也去掉。只穿一件单衫的宝宝,无比利索,小手渐渐变得温润、潮湿。这才是健康的体温表现(室温恒温条件下)。
    为宝宝减衣减被也需要勇气和正确的判断,妈妈们总是担心宝宝会着凉。标准就是,减衣减被后,摸摸宝宝的小手,温温的就是温度适宜。熟睡时,脚也是温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适的温度。宝宝自身的散热和排汗功能还不够完善,大人如果穿衣多了,会觉得热、出汗、不舒服,而宝宝就不一定。他不会说话,只能这样热着。如果宝宝长期穿衣过多,手心经常是热热的,尤其是干热,不出汗,不是一件好事。这样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肺胃蕴热,降低抵抗力,引发呼吸道感染。
    三、宁可少吃不要多吃
    做妈妈的,都是无比疼爱宝宝的,喜欢看宝宝多吃饭,恨不得天下的美食让宝宝都吃尽。
    随着宝宝的长大,辅食吃得渐渐多起来。妈妈每天努力地为他安排着各种各样的食谱,各种各样的营养搭配。这种方式肯定是没有错误的,但关键是量一定要掌握好。
    很多孩子在加辅食初期就已经吃三顿饭,每一顿都是大半碗稠粥或面条,再加上好几种鱼、虾、肉、肝、蔬菜等,还每天灌他300毫升以上的奶(或者同时还吃母乳)。七八个月的孩子,给他吃那么多东西,身体是不能负担的。
    在保证各种营养种类的前提下,宁愿少吃,不能多吃。每顿饭都严格控制,稠的食物不可超过半小碗,很稀的食物可以稍多一些;每天的蔬菜量可略增加,荤菜类少吃,不超过1大匙,哪天感觉他消化不太好时就不吃。荤菜类多吃鱼,少吃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减掉一顿辅食,但牛奶和水果不减。这样既易消化,还保证了营养。
    其实宝宝的消化系统与他的免疫系统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不久就会食积成滞热,留阻体内,妨碍正常循环,降低抵抗力,引发疾病。还是那句老话:“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四、水是健康之源
    众所周知,水是个好东西,水能治百病。但到了小宝宝身上,有时喝水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任务。许多妈妈会想,喝水太费劲了,不爱喝就算了,反正喝那么多奶,也算水了。其实,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添加辅食后的宝宝,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点的婴儿,由于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渐接近成人,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毫升是婴儿的一天需水量。
    喝水当然最好是白开水,但许多宝宝可能根本不接受白开水。那么解决的方法就是给他喝果汁加水,开始1比1,后来越兑越淡,果汁越来越少,几乎接近白开水了。也可以煮点梨水给他喝,放上一两粒川贝和红枣。小婴儿的体质一般是偏热型,容易上火,经常喝点梨水,润肺祛火,起到保健作用。
    对于拒不喝水的宝宝,一定不可以一直顺着他,要想办法改掉这个坏习惯,用果汁加水或用小勺喂。小宝宝的习惯是靠家长来培养的,如果他十个月时不喝水,那到一岁他也不喝,到两岁、三岁,如果一直没有养成喝水的习惯,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小婴儿肾脏功能发育不全,往往由于喂养不当,肾脏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喝水也是增强肾脏功能、滤出毒素的重要手段。身体代谢系统功能增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随之良好运转。
    五、有生病苗头时抓紧采取措施,细心护理
    在很多情况下,宝宝有生病前兆或迹象时,妈妈如果能细心观察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避免生病的。
    比如宝宝开始流清鼻涕。这是感冒的前兆。如果刚开始流一点时就能够发现它,要比流了一天才知道要好预防得多。宝宝经常会打喷嚏。其实小宝宝受到空气纤尘刺激时也会打喷嚏,不一定都是感冒了。如果打出鼻涕了,即使只有一点也要注意。
    喝葱白煮水是在宝宝刚开始流鼻涕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曾有的妈妈给宝宝喝了葱白煮水一天,就不流鼻涕,感冒终止的情况。煮法很简单,就是用大葱根部的一段葱白,约手指头那么长即可,加水煮约半小时,约300毫升左右。可放冰糖调味。
    如果有点轻微的咳嗽迹象时,川贝梨水或川贝蒸梨都是一个很好的食疗方法。在病还未发起时,抓紧多喝点梨水,一般会有明显的效果。
    如果还是怕感冒和咳嗽,不妨两种水一起煮。就是在川贝梨水中放上一段葱白,还可以加上块萝卜,既能预防感冒,还有营养。
    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想控制病情发展,喝的水一定要够量,一般每天要在300毫升以上才会有效果。如果宝宝已经有明显的症状了,这时不妨试试在两小时内让他喝水100毫升以上,可能会有截断病情的奇效。二是不管葱白水也好,川贝梨水也好,都只是起保健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在病还未发起之前是有效的,一旦病情发展,仅靠这些是起不到治疗作用的,必须配合药物治疗或及时去医院,以免贻误病情。
    再比如宝宝某一天的大便次数由一次变为两次,内有未化之物,或宝宝的舌苔突然变得白厚,这都是宝宝消化系统运转不正常的信号。这时要给宝宝的食物减量,尽量喂食易消化吸收的东西,比如水果、蔬菜、蛋羹和米汤等。不要怕宝宝营养不全面而继续喂许多的肉、鱼、虾等。要知道一天两天少吃点东西是绝对影响不到宝宝的营养的,反而会减轻他的肠胃负担,提高免疫力,对健康有益无害。
    宝宝消化不太好时,容易积食,积食的宝宝抵抗力会下降,稍一受凉就容易感冒。所以在有消化不良的端倪时,就要重视它,采取措施,确实可以有效防止生病。
    六、增加宝宝的户外户内活动
    多让宝宝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加强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提高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冬天,在不太恶劣的天气里,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宝宝接触室外冷空气,也是非常必要的。
    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毋庸赘述,户内活动也同样重要。相比而言,宝宝在家的时间还是要比在外的时间长一些。一定注意让宝宝多多活动,比如爬行、走路、蹦跳等,不要总让他坐着玩。尤其每次吃完饭,稍稳定半个小时之后,最好让宝宝活动活动。宝宝的活动量大了,身体得到锻炼,不仅食欲和消化好起来,连喝水也会比以前增多。宝宝活动之前,要注意给他减减衣服,即使这样宝宝活动之后也通常会满头大汗,这是非常正常的,这种正常出汗排泄对他的健康是有益的。
    当然还有许多避免生病的注意事项,比如出汗后不要吹风,睡觉时不要着凉等等,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护理常识。
    最后,还要告诉各位妈妈的是,不要对小宝宝的生病太紧张。即使我们精心护理,小孩子也总要生病的,每年3-4次的感冒都是正常的,也是自身免疫系统完善和提高的一个标志。我们在尽最大努力去避免可以避免的病痛之外,要学习的,就是用轻松一点的心态去对待宝宝的病痛,积极地照顾他、治疗他。要知道,宝宝很快就会恢复到从前的健康、活泼、可爱!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神奇的破伤风疗法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