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过完,爸爸妈妈们不由得皱起眉头:宝宝因为吃得太多太杂,产生了积食;睡觉没了规律,天天都要哄半天才能入眠;为了不让妈妈上班,开始撒娇、大哭大闹……“节日综合征”惹上了宝宝。怎么帮宝宝重新建立良好习惯呢?
案例1:脾气变坏爱撒娇
网友的孩子阳阳今年刚满2岁,因为阳阳的爸爸是湖北人,于是在节日假期阳阳跟父母回了趟老家。在老家几天,阳阳忽然变得特别粘爸爸妈妈,而且总爱无故哭闹,脾气也变得很大,等假期结束回家后,经常带阳阳的外婆觉得阳阳就像变了个孩子似的。
专家建议:放松心情 解除焦虑
年纪小的宝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忽然换一个环境会让宝宝产生不安的情绪,而他们又不善表达,所以,哭闹、烦躁、撒娇等行为是他们唯一的表达方式。这时家长应该找出他们哭闹的原因,并对其及时安抚。
过节期间家长比较频繁地带孩子走亲串戚接触陌生环境,孩子因不适应这些陌生环境,很容易产生一些烦躁的表现。如果陌生环境中还包含了一些不良的因素,如过强的光线、过大的噪音、异常的气味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专家建议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应尽量保持冷静,不要一味地指责或惩罚,而是跟他说道理,让孩子尽量放松心情,然后把他的不良行为描述出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并鼓励和支持他们改正。
案例2:吃得太多胃肠乱
网友18个月的宝宝七七特别可爱,节日期间,七七妈妈带着她走亲串友,七七不免成了大家眼中的焦点。叔叔阿姨们这个给糖果那个塞小零食,七七吃得很“欢”,可没想到,节日刚过,小七七就开始拉肚子,还不停地闹人,害得七七妈妈和爸爸假期没睡过一天好觉。
专家建议:收起零食调整饮食
节日期间,孩子的饮食结构很容易因家长的不注意而发生变化,特别是1到3岁的宝宝,要根据其饮食习惯及营养需要,设法恢复和增进消化功能。
专家建议节日过后,家中的饮料、糖果等零食应尽快收起来,不能让孩子养成每餐喝饮料、没事就吃糖的习惯。对于节日期间进食过多脂肪、蛋白质食物的孩子,节后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而对过节期间食欲差、未好好进食的孩子,要注意调整饮食种类,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免发生营养不良。节日期间孩子患消化道疾病的特别多,因此节后调整饮食,克服饮食上不良习惯就很关键。
案例3:过于兴奋难入眠
网友的孩子3岁的乐乐是个生活特别有规律的孩子,平时每天晚上9点钟都会准时上床睡觉。节日期间,因为大人们时常聚在一起娱乐,所以家里总是特别热闹,这让乐乐也变得异常兴奋,睡觉时间没了规律。节日过后,乐乐的妈妈发现,孩子睡觉特别难哄,而且还出现睡眠不安稳、惊醒等情况。
专家建议:营造环境 调整作息
节假日孩子的生物钟很容易被打乱,假期过后,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调整作息时间。比如家人都尽量在晚10点左右睡觉,并关闭电视、熄灯,营造睡眠的环境,尽快使孩子的作息时间恢复正常。
另外,尽量让孩子少看电视少上网,建议给孩子念念小故事等,睡前可以放些舒缓的音乐,给孩子做按摩,哼一些熟悉的歌谣,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比较自然地进入睡眠。
最近,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再次..[详细]
捱过了冷飕飕的冬雨时节,终于盼到..[详细]
很多小宝宝会在8个月至1岁间「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