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宝宝的思维以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为主,抽象的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状态。家长可以通过一系列办法,培养宝宝的判断能力,提高他的认知水平,为将来的逻辑思维发展打好基础。
宝宝思维能力的发展规律
宝宝的思维能力是随着他对外界认识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3岁之前的宝宝主要靠动作来认识外界,思维活动也在动作中进行,因此称为动作思维。起初,宝宝的动作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然后他会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了解动作与其结果之间的关系。比如宝宝很偶然往地上扔了一个玩具,却意外发现玩具落地会发出声响。为了听到声响,宝宝就会经常往地上扔东西。
从3岁开始,宝宝进入了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面对某些有具体形象的事物,宝宝能思考得出一定的结论,比如两个苹果谁大谁小。但由于这个时期的宝宝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所以缺乏一定的推理能力。比如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实验:在宝宝面前放两排物体,每排都是十个,间距也相同。此时宝宝认为两排物体是一样多的。然后将其中一排物体之间的距离拉开,使它的长度比另一排要长,然后再问宝宝,哪一排的物体更多。宝宝的回答是:长的那排比短的那排物体多。
为什么要培养判断能力?
在动作思维阶段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之后,宝宝将进入逻辑思维阶段。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一种前后一贯的、有条理、有依据的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三种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推理是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
尽管此时,宝宝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在萌芽状态,但他对概念和判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为在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宝宝就需要使用到这两种思维形式。
抽象思维能力也正是在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家长应该尽早培养宝宝的判断能力,为将来逻辑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宝宝判断能力的特点
以直接判断为主
这个阶段宝宝的判断行为主要以直接判断为主,不需要复杂的思维过程。宝宝感知到什么,就会根据自己的感知直接作出判断。比如宝宝有一条红色的裙子,看到别的小朋友穿红裙子,就会认为她穿的是自己的衣服。
以生活经验为依据
这个时期宝宝判断事物,往往依靠自已的生活经验,因此他的判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符合客观规律。比如小球滚到桌子底下,是因为“小球想去桌子底下玩”。如果家长问宝宝:“橘子是什么颜色的?”,宝宝会回答:“家里没有橘子,只有苹果。”有时尽管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却说不出判断的依据,比如他很可能会说:“因为妈妈是这么做的。”
如何培养宝宝的判断能力
开阔宝宝的眼界
感知是认识的开端,判断事物必须从充分感知、获取经验开始。许多在现在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知识和道理,都是过去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才得以验证的。宝宝的身体能力还比较弱,活动范围比较小,能感知的事物自然有限。因此,家长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宝宝更多地用自己的五感去多方面感知世界。比如让宝宝听一听鸟儿的叫声、闻一闻花香、摸一摸流动的水等。宝宝通过亲身体会得来的经验,要比从家长处听来、图书上看来的知识更为真切、印象深刻。还有许多知识不是一次、两次的体验就能获得的,家长要不厌其烦,带领宝宝反复体验,这样才能让宝宝对各种事物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近,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再次..[详细]
捱过了冷飕飕的冬雨时节,终于盼到..[详细]
很多小宝宝会在8个月至1岁间「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