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类型课。立足于借助抽象绘画,初步培养学生对米罗抽象艺术的审美感受,掌握米罗抽象绘画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米罗的作品面貌及经典形象和符号。
2、 能利用所学知识创作米罗风格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以米罗的抽象画为主,感受抽象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能运用米罗式的优美符号,学会自主创作。
三、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境建立
通过两幅抽象画,配上适合意境的音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由此引入课题。
(二)简单介绍米罗的生平经历
(三)欣赏米罗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作品
1、 欣赏米罗早期的代表作《农场》,及早期的2幅作品。
2、 欣赏米罗的后期作品《哈里昆的狂欢》、《加泰隆风景》、《静物和鞋》。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米罗早期作品和后期作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有何特点?”
再由每小组的小组长小结,教师及时指导和总结。
(四)了解什么是抽象
1、 是从各种事物中抽出共同的本质成为概念。
2、 笼统、概括:与生动具体相对,不具体,不具象的。
(五)把音乐中的音符与绘画中的点、线、面进行对比。
同学们可以以三种方法来画抽象的作品。
方法一:几何体的组合
方法二:强调物体的骨架、主体。
方法三 :点、线、面的结合。
把以上三种方法组合起来,可以画出一幅很有装饰性的抽象作品来。
(六)分析研究构图,把握米罗抽象艺术的特点。(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小结。)
1、注意作品构图的主次关系、线面变化、色彩鲜灰、深浅、冷暖的对比,造型点线、大小、形状、曲直的搭配等。
2、米罗的作品局部大都简单,但组合起来却特别有趣。它的卓越之处,并不在于他的肖像画或绘画结构,而是他的作皮有幻想的幽默,米罗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动。
(七)学生活动:
创作一幅米罗风格的抽象作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更多注意作品整体的构图、色彩、造型等变化。
(八)学生相互评价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教师最后总结,总结的同时引导学生要更多关注日常生活中所蕴涵的形式美感。
教学反思:
学生对这节课尤为感兴趣,米罗的抽象作品都富于童趣,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形式自由等特点激起了学生的童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祈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创作中构图太散太乱,需要老师更多的指引。
最近,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再次..[详细]
捱过了冷飕飕的冬雨时节,终于盼到..[详细]
很多小宝宝会在8个月至1岁间「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