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老家,姨夫请我们一家吃饭。席间,我们聊起了育儿经。姨夫的儿子对此一言不发,因为他没有发言权。孙女是姨夫夫妇一手带大的,姨夫更是主管孩子的教育,所以,他有说不尽的心得。
其中,关于衣着,姨夫认为妈妈就是孩子的镜子,尤其是女孩。有段时间,小孙女每天上学前都要关心衣服的搭配问题,有意无意对镜自赏,哪怕是在转身的一瞬间,也要极快地回望镜中的自己。
姨夫觉得坏了。为了从根部治起,他先治理了孩子的妈妈。不许她过分注重着装打扮,不许她当孩子的面修饰自己。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劣习”终于根除了。
令我姨夫自豪的是,得益于自小正派的家教,所以,他的女儿跟儿媳迥然不同,朴素,不讲究打扮。都是以妈妈为镜子的,外孙女就不象孙女那样注重外在形象。
我留意看了一眼他的外孙女,是不大注重打扮。小学二年级的姑娘了,羽绒服外面还套个撒满小黄花的罩衫。
我欲言又止。微笑着点头,称是。
其实我内心里,是站在反对的立场的。不注重外在形象,与是否具有美德,并无必然的关联。女孩子,适当引导一下自然的爱美之心,适度注重一下气质形象,大有必要。
只顾打压品味的萌芽,一味引导古板无趣,或许能如愿没走上歪道,学习成绩出类拔萃,但是却丧失了审美的能力,增添了无谓的自卑,抹杀了女性的天然美丽。即便自立后,能在这一方面通过自修有所弥补,那也白白浪费了童年,少年,这两个珍贵的各自唯一的阶段。
比如我。长成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打扮,不会修饰,不会搭配,怎么也开不了窍,跟小时侯受到的姨夫式的审美压制大有关系。小时侯的照片,穿衣打扮难看得惨不忍睹,丝毫联想不到青葱的美感。
可以想见,姨夫的外孙女,难免是又一个小时侯的我。我或许是又一个长大了的她
研究证明睡眠对孩子的认知、体能和..[详细]
最近,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再次..[详细]
捱过了冷飕飕的冬雨时节,终于盼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