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良好饮食习惯的意义
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其实都是在婴幼儿时期奠定的,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宝宝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
年龄段:幼儿与学龄前儿童(1~5岁)
培养重点:悉心呵护,培养饮食习惯
膳食原则:
1、每日饮奶
2、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1、不会咀嚼及吞咽;
2、营养缺乏:贫血、缺锌、缺钙、维生素缺乏等;
3、肥胖;
4、多病;
5、影响生长发育;
6、智力反应迟缓。
如何培养幼儿与学龄前儿童的饮食习惯
1、为幼儿调整进餐前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2、饭前洗手,拿走桌上一切与吃饭无关的东西。
3、1岁左右训练幼儿自己拿杯喝水,1岁半训练用汤匙吃饭,2岁可独立进食,成人予以协助;3岁左右学会用筷。
4、吃饭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咀嚼能力,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
5、注意饮食卫生,饭后不剧烈运动,不乱吃零食。
6、培养儿童文明用餐:吃东西不发出声响,不挑食、礼貌用语等。
7、每次吃饭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8、1岁以上儿童每日食物应大于10种,不偏食。
9、太多的牛奶影响孩子的食欲,孩子每天宜饮用480g奶。
如何培养儿童的饮食态度
1、要孩子明白吃饭是自己的事。
2、不要将食物作为对孩子的奖励。
3、当幼儿要求食物或饮料时,确信孩子实际上也的确是饥饿或口渴。
4、幼儿玩耍、听故事或看电视时,不要让他吃东西。这会导致他因为“下意识”地猛吃而过饱。
怀孕期间,不少妈咪对任何饮食皆不..[详细]
妊娠期妇女常因一些异常情况或疾病..[详细]
当宝宝八个月大时,母亲会发觉愈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