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早教育儿经典案例分析
  • Tag:育儿,健康,父母,家庭,教育,情感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3-04-23
  • “宝宝夜里哭闹怎么办?动不动就发脾气怎么办?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怎么办?两岁了还不会说话怎么办?不喜欢刷牙、洗澡怎么办?一岁的宝宝懂得哪些知识才算正常?”采用什么方式教宝宝?……这简直就是新手父母育儿必须面对的“十万个为什么”。

    早期教育最大的难点在于“烦琐”。对于新手父母而言,往往希望不放过早期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争取全方位对宝宝进行智力开发和生活习惯培养。尽管有老人们在一旁传授经验,可在养育宝宝过程中新手父母还是会手忙脚乱。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身体和智力快速发展,宝宝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看护和教育宝宝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小编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为家长们“整理”一部从实战出发的育儿“宝典”。

    1、家长困惑:

    宝宝习惯了让妈妈抱着并不断摇晃才能入睡,否则就大哭不止,往往直到哭累了才能睡着,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宝宝案例:

    “我的宝宝快8个月了。一直以来都是我抱在怀里、哼着歌儿、轻摇着入睡,宝宝甜甜入睡的样子真是可爱;但现在让她尝试着自己一个人睡觉,谁知她躺在床上就大哭大闹,我一抱起来就不哭不闹了,但我也不能一直抱着啊;每一次,我跟老公看着哭累了才睡着的宝宝,又心疼又着急。”这是莹莹妈妈讲述的孩子睡觉问题。

    专家解读:

    中国早教专家表示:孩子睡觉哭闹是令年轻父母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宝宝睡觉前没完没了的哭闹令家长烦心不已却又无奈之极。其实宝宝睡觉前哭闹有很多原因,比如;经常被妈妈抱着睡觉,突然间单独睡觉感觉不习惯;睡前玩的太兴奋了;室内温度太低或过高;甚至是习惯性的睡前哭泣等。家长需要细心观察,了解宝宝睡前哭闹的原因,才能应付自如,帮助养成宝宝良好的睡觉习惯。

    上面的宝宝睡觉问题其实是习惯了睡前被妈妈抱,妈妈不再抱了,宝宝的就会用哭闹来表达她的感受。对待这样的宝宝,妈妈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可以采取一点一点缩短抱着宝宝入睡的时间的办法。宝宝最终会慢慢学会自己在床上安稳入睡的。另外,很多家长可能不知道,不当的摇晃会对宝宝的身体带来一定损伤,特别是宝宝的头部,在家长的摇晃下,脑组织不断震荡,在一定程度损害宝宝大脑的发育。

    必备宝典:

    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为宝宝睡觉制定一系列习惯性活动和流程至关重要,如合理安排刷牙、换睡衣、睡前阅读的先后顺序及时间长短等。宝宝可通过模仿毛绒玩具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2、家长困惑:

    孩子不愿意独立行走,偏要大人扶,更不要说行走过程中绕过障碍物了,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提高大运动能力?

    宝宝案例:

    “我家宝宝16个月了,喜欢在地板上爬着追逐玩具,会拖着物品爬着走,能自己脱袜子,爱模仿我们的说话和动作,感觉很有趣。”提到自己的小宝宝,这位母亲难掩心中的喜悦。但记者也了解到:孩子不愿意独立行走偏要大人扶,更不要说会绕过障碍物了。说到这时,这位妈妈不禁叹了一口气。

    专家解读:

    中国早教专家表示:孩子成长无小事。正常情况下,16个月月龄的宝宝完全可以独立行走了,有的甚至可以准确的绕过障碍物,而宝宝现在不愿意独立行走偏要妈妈扶,一方面是对妈妈的依赖,对自己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是孩子大运动发育相对滞后。

    必备宝典:

    “16-18个月”,借助按月龄设计的互动游戏,让宝宝在游戏中进步,增强宝宝的自信。同时父母们需按宝宝成长月龄进行大运动教育进行详细规划,以免错过宝宝大运动发育的关键期。

    3、家长困惑:

    宝宝不能准确的分辨衣服和裤子,不知道哪个是男孩儿的衣服哪个是女孩儿的衣服,家长们应该如何提高宝宝的自我认识能力呢?

    宝宝案例:

    “我的宝宝28个月了,看着挺机灵的,但每天穿衣服的时候是让我最发愁的时候,东东分不清衣服和裤子,总是把胳膊伸进裤腿里;并且不能区别男孩儿和女孩儿的衣服,去妹妹家总是穿错衣服。真的很纳闷,不知该如何是好。”东东的妈妈对记者如是说。

    专家解读:

    中国早教专家表示:孩子不能准确的分辨出衣服和裤子,不能区分男孩儿和女孩儿穿衣的差异,总是穿错衣服,主要是孩子的认知能力有待提高,性别意识有待加强。父母在教宝宝做游戏、看图画的时候,不仅仅是陪宝宝玩耍,还要教宝宝学习穿衣戴帽,并发展宝宝的性别意识,认识男孩儿、女孩儿的服饰差异。

    必备宝典:

    在生活中可加入互动贴纸游戏。家长可以先让宝宝给图画中人物、动物穿衣服,再让宝宝根据穿着的衣服来分辨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最后让宝宝给四个主角人物或动物的衣柜里放上不同的衣服……这样小宝宝在玩贴纸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分清衣服、裤子、鞋、袜,辨别男孩儿和女孩儿,了解穿衣顺序,甚至理解衣服是应该收拾在衣柜里的……一个简单的小游戏,能让宝宝在玩乐中学会那么多的知识,比起反复教导孩子“有两个袖子的是衣服,有两条裤腿的是裤子……”的传统教育方式,这种“一边做游戏,一边学知识”的方法显然有趣有效得多。

    4、家长困惑:

    宝宝吃饭时,总是把一口饭包在嘴里好久,还时不时的张开嘴给我看一下,甚至还做鬼脸,每餐都这样,家长们该如何解决孩子的“吃饭问题”?

    宝宝案例:

    “宝宝32个月了,每当吃饭的时候,总是把一口饭包在嘴里好久,还时不时的张开嘴给我看一下,我很生气,老是说着一些话来吓他,什么医生打针啊,有疯子啊,妈妈不爱你了,妈妈打人啊、都用过,孩子可能有点怕,当时是吞下去了,可到了下一餐的时候还这样。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很头痛!”王女士愁容满面的向记者说。

    专家解读:

    中国早教专家表示:可能许多的父母都被宝宝这样或那样的吃饭问题所困惑。其实宝宝不好好吃饭,是孩子不专心、注意不集中的一种表现,这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比如可以根据宝宝喜欢跟随音乐的天性,先用音乐吸引宝宝好奇心,提高宝宝做事的专注度。

    必备宝典:

    给宝宝精心挑选一些儿歌,通过模仿歌曲内容来提升宝宝的专注度。吃饭有《吃饭歌》,睡觉有《摇篮曲》等。“开饭啦,开饭啦,洗好小手坐餐椅……一口饭,一口菜,吃完再来喝口汤。”……这样的儿歌不仅琅琅上口,让宝宝喜欢听、容易学,也有助于宝宝在听儿歌的时候理解儿歌的内容,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陪着宝宝坐坐爬爬、呓呓呀呀、踉踉跄跄、识文认字甚至还舞文弄墨……这是个幸福的育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