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掌握“真话”和“假话”的概念。你可以定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例如:
• “红灯停。” – “真话。”
• “大鸟是粉色的。”– “假话。”
• “藏起玩具并说,‘我没有这个玩具。’”– “假话。”
一旦孩子明白了真和假的区别,就可以玩一些角色扮演游戏:“如果你拿了汤米的玩具并把他弄哭了。如果妈妈问你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回答呀?”
也可以给孩子讲“狼来了”的故事,告诉他说谎话的后果。
孩子可能会意识到,如果他说真话,可能会有麻烦。儿科医生卡瑟琳•托宾认为,“孩子们不想惹麻烦,所以说谎。而如果父母采取强硬手段,往往会事与愿违。”因此,托宾医生建议,如果孩子讲真话,要对他进行表扬和奖励。如果你抓到孩子说谎,可以提醒孩子,并告诉他们,父母希望他们做诚实的孩子。
如果孩子说了“善意的谎言”,他们有可能就是在模仿在家里曾经看到过的行为。伊莉丝•E•凯查,丹佛一位治疗师认为,“如果孩子听到父母说“哦,告诉他我不在家”——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都是在说谎。而孩子也会形成这种认识,即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对孩子来说,‘善意的谎言’并没有明确定义。”
伊莉丝•E•凯查结合一些社交情境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这些场景,以帮助孩子做出礼貌而诚实的回应。
场景A:
孩子收到一份他已经有的礼物。
礼貌的回答包括:
场景 B:
孩子的朋友穿了一件新衣服(但不是那么好看)并且问:“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
礼貌的回答包括:
学校陆续开学了,恭喜您家的宝贝加..[详细]
以下这几种常见食物,大家一定不会..[详细]
虽然早在胎儿时期,左、右脑发展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