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口吃3情境
经由控制的孩子,在大部份的时间里是可以流畅的说话,但是哪些情境会让口吃孩子容易口吃呢?爸比妈咪可要注意喔!
情境1、快说啊 VS 慢慢讲
当爸比妈咪与孩子说话,遇到孩子还在思考,不要催促孩子:「说快一点!」、「你说什么?」在一旁催促的爸妈只会增加孩子的说话压力,越急就会越出错。也不要帮孩子完成想说的句子,「你是说巧克力吗?还是饼干?」…等帮他接话、替他发言,给予孩子时间与机会。
当孩子发生口吃时,爸妈无需刻意告诉孩子「你慢慢讲」、「别急」、「想好了再说」…等言语,因为口吃当下,可能孩子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何不同,或者根本不知道何谓口吃?反而是大人一直强调,孩子才会发现「我怎么会这样?」
很多孩子在这段期间都会出现口吃现象,经过了一段时间就会自行痊愈,假如爸妈过于强调,反而使得孩子感觉负向情绪。不仅是爸比妈咪,任何与孩子接触的大人,例如:阿公、阿嬷、保姆。如果发现孩子有任何口语不流畅时,就只要注意聆听孩子的说话内容,假装没事,让孩子说完即可,而不是刻意注意孩子的说话方式。
情境2、抢着说话,却说不清!
小小孩经常会遇到的是想要与哥哥姐姐抢说话的情境,假如遇到此情境,建议爸比妈妈,让孩子轮流发言,告诉他:「你先讲!」让他知道,他有机会可以说话,就不会着急,减少争执情境。
情境3、在爸妈面前,就口吃!
有些孩子来治疗室或是在其他人面前都不会口吃,但只要是跟爸妈对话就开始结结巴巴,张静文治疗师指出,这有可能是爸妈本身讲话速度就是很快、很急,让孩子容易也跟着急促;或是对于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这时候爸妈应该要改变的是教养态度以及互动方式,因为在如此紧绷情境之下,孩子出现口吃次数当然会较多。
有时候,孩子口吃的来源不是爸妈,而是某个情境,之前遇到一个刚就读幼儿园的孩子,因为某些因素被老师责骂,回家后就产生非常严重的口吃,连两个字都无法流畅表达。
而这位妈咪也很明确指出,因为上了幼儿园才有如此情况。后来,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下,接受语言治疗,这位孩子就痊愈了。有时因某明确事件或情境所引起的口吃,可能不只需要语言治疗,还需要加上心理治疗或咨商一起配合。
协助孩子矫正口吃,爸妈应有的态度!
大部份的口吃是发生于学龄前的孩子,由于年纪较小,爸妈下达指令希望孩子做某些动作时,孩子不见得听得懂,也不一定会配合。如果采取硬碰硬的态度,不如大人应该调整自己的态度来配合孩子。除非进入学龄期了,而且言语的不流畅状况非常明显且用力,否则一般学龄前,还是会采取间接方式来协助孩子。
就是「接纳口吃」
许多爸妈都会觉得口吃好像就代表这个孩子比较笨拙或是将来成就较低,其实并非如此!许多国外研究口吃的大师本身都有口吃,他们在学术地位上的表现也都是数一数二的。
通常爸妈越是害怕,越不敢让别人知道,就越觉得这是很羞愧的一件事,对于孩子的影响越大。建议爸妈以平常心看待,假如大人都紧张了,吐露出来的言语,孩子会感受到,并受到暗示,也会紧张,说话就更不流畅了。
如果爸妈乐观接受,对于孩子的后续影响也会比较少,矫正效果也会较佳。口吃只是言语不流畅,假如爸妈态度是正确的,将口吃看成是先天性的眼睛近视或是声音沙哑…等生理特征的不同,也不会因为先天性的近视就觉得差人一等,不用害怕让其他人知道,孩子也比较不会因口吃而自卑。
曾发现一个口吃个案,因为害怕让别人知道他有口吃,因此他讲话时就更加紧张小心,反而口吃频率越高,越不敢接触人群,连带同侪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爸妈的接纳态度是很重要,社会大众也应该要有所理解!

妊娠期妇女常因一些异常情况或疾病..[详细]

当宝宝八个月大时,母亲会发觉愈来..[详细]

宝宝在牙牙学语时期其实已经开始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