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育儿意见要独立
  • Tag:孩子,家庭,教育,道德,育儿 已阅读: 作者:希恩亲子 添加日期:2013-01-14
  • 现代社会,注重的更多的是孩子的文化教育,而道德行为的缺失往往是很多人不会或者很少关注的话题,这就造就了很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面对父母的劳累觉得理所当然,从不会帮父母做事,甚至不会帮妈妈拎一下买菜的袋子。夫妻该如何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教育并保持一致呢?

    1、夫妻双方努力保持育儿的一致性是非常困难的

    不同的父母对于孩子同样的行为其反应经常会不同。夫妻双方并没有完全相同的感觉、压力、期待和育儿方法。所以他们无法在孩子面前永远保持一致。

    2、孩子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做同一件事情

    当我的儿子才2岁的时候,就知道跟着爸爸逛超市必须乖乖地坐在购物车里,跟着妈妈就可以自己跑来跑去。当他和爸爸在一起时,从不会试图跑下来,但是他和妈妈逛超市时,就会吵着要到购物车下面来。

    家长要尝试过告诉孩子不同的情况下对他们的要求声量是不同的,在游乐场时、在外面、在午休时我们都应该有不同的声量,孩子们知道这其中的区别,而且不会混淆。他们知道可以在游乐场上随意奔跑,但是不能在午休时间里乱跑;他们可以在外婆的沙发上蹦蹦跳跳,但是在家里却不可以;他们在幼儿园要收拾玩具,在爸爸那里却不一定,不过在妈妈那里有时需要。不要担心他们会混淆,他们不会的,在这方面我们要对孩子们有信心。

    3、意见不一没关系

    很多育儿书籍都说家长在孩子面前要统一战线,这并不是真理!更好的方法是成立一个“公平小组”,大家对解决问题可以持不同的观点。

    其实对于育儿方法,正确的比错误的多得多。父母对于不同的观点可以私下讨论,然后得出一个不容协商的结果告诉孩子,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事实上,父母通常很难从心底达到这样的一致,他们表面上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但是孩子能够觉察到在妈妈或爸爸那里还有协商的空间。

    记住,孩子们不是傻子,他们完全可以觉察到父母是不是真的忠实于他们自己的决定。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忠实于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但是完全支持对事件感受最强烈的一方,而且这件事就完全交给那方去处理。这件事对谁更重要?谁对这件事有很强烈的负担?

    4、每天养育孩子的那个人才有权为孩子的日常事务做决定

    我们必须知道,只有那个每天花14个小时和孩子在一起的人才会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那些理想主义者通常是和孩子在一起时间很少的人:工作的父母、朋友、亲戚、医生、育儿专家,他们总是告诉你一大堆理论。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每天和你在一起,听到孩子每天说20多次“不”,好不容易说一次“好吧”,他们认为你太纵容孩子,但是如果长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我们就应该采取实用主义的做法而不是理想主义。什么可行就用什么!即使在漫长的一天的最后一丁点儿时间里,你态度软化了,也不要太自责。

    5、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

    育儿的世界里没有“完美”这个词。你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行,你就是一位优秀的家长。

    6、谁开始,谁结束

    你自己要惩罚你的孩子,却让不情愿这样做的配偶去执行,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如果父亲要小孩罚站,然后自己要出差两天,你认为这个时候要妈妈去执行这个惩罚公平吗?如果父母离婚了,住在不同的地方,不要指望另一方去执行你制定的惩罚措施。

    7、如果可能,在你们还没有孩子之前就应该在一些核心问题上达成一致

    当你结婚或怀孕时,你和配偶就可以讨论一下你们认为育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试着找出三点你们共同认为重要的方面,分享并执行。

    当前页:1/3 [1] [2] [3]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