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孩子出生后,我与婆婆之间就常為了孩子的养育和管教问题闹得不愉快,我觉得她的育儿观念太过时了,而她老是说她就是这样把孩子养大的,认為我的理论不切实际。就因為这样,我很抗拒将孩子托给婆婆带,可是,婆婆一直希望我们把孩子给她带,而且,保母费实在也是不小的开销,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好…。」
对忙碌的双薪家庭而言,如果祖父母愿意协助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其实是最好不过的了,一来自己人带比较放心,二来也可以让老人家享受含飴弄孙的乐趣。不过,有句俗话说:「孩子是生来教的,孙子是生来宠的」,两代之间由於年纪和时代背景的不同,自然会產生教养态度上的差异,於是,年轻人总嫌老人家教养观念落伍、太溺爱孩子、宠坏了他;老人家则抱怨年轻人不懂照顾之道、对孩子要求太多、太严厉…。
其实只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两代之间的教养难题可轻鬆化解:
两代间的教养冲突其实包含了很多婆媳的情绪之争,如果媳妇能以感恩的心来体谅婆婆带孩子的辛劳,凡事多退一步,维繫良好的感情,在面临冲突时双方就能多一些包容与体谅,也比较能平心静气的沟通。
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出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方式,也许老人家许多教养上的禁忌和照顾方式已经不合时宜,甚至对年轻人的方式有很多意见,这时应该以包容的心来看待。对老人家而言,他们就是用这一套方法带大孩子的,為什麼用在孙子身上就不行?所以,如果老人家的方式并不会危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年轻人不妨轻鬆以对,无须太介意。
两代之间扮演的角色不同,对待孩子的心情自然也不同。对老人家而言,孙子是块宝,是要疼爱的,对於他行為上的包容度就非常大且宽鬆;但是对父母而言,孩子是一项责任,是要教的,期待也较迫切,行為上的要求标準就高些。父母应该了解祖父母角色扮演上的不同,多以同理心去看待老人家疼惜孙子的心情,如果在管教上发生冲突时,不妨先将孩子带开,再私下和他们解释自己的想法,让他们也了解自己的教养态度。
两代之间,成长背景不同,自然会有观念上的落差,但只要瞭解到彼此都是為了孩子好,互相体谅,问题还是可以顺利解决的。
对年轻人而言,最头痛的就是两代间教养态度上的南辕北辙,年轻人总觉得老人家对孙子太过宠爱,甚至时常干涉自己的管教方式,聪明的孩子甚至因此而以為找到靠山,在管教时徒增困扰。其实,这有赖於平时的互相沟通。年轻人可以在日常的聊天中,多和老人家谈谈自己的想法,或是透露一些新的教养观念讯息,让老人家也能了解现代社会的教养趋势,或是针对一件事情互相交换意见,例如:「像这种情形,你会怎麼做?」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想法,让老人家也了解自己的处理态度,下次如果真遇上这种情形,就不会有太大的冲突。此外,老人家也有其经验和智慧,年轻人有时都太自我中心,若能拋开一些成见,也许会发现并不全然无可取之处。
妊娠期妇女常因一些异常情况或疾病..[详细]
当宝宝八个月大时,母亲会发觉愈来..[详细]
宝宝在牙牙学语时期其实已经开始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