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都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或2岁以上。美国儿科医学会建议母乳喂养到至少1岁,1岁以后根据母子双方共同意愿“爱喂多久喂多久”。
1岁以内
希望宝宝身体健康、头脑聪明的妈妈,一定要重视1岁以内的母乳喂养。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应该纯母乳喂养。
多数在1岁以内停止母乳喂养的母亲是由于遭到了母乳喂养方面的困难,缺乏专业的帮助,也缺乏家人的支持。这是很可惜的。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6个月婴儿的 母乳喂养率大约是67%左右,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 2010)》提到的8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1岁到1岁半
★ 这个阶段,宝宝的几个特点决定了这是断奶最困难的时期。
1.宝宝的分离焦虑已经很强了,对与妈妈的任何分离都非常敏感和抗拒。
2.口欲期还没有过去,吸吮母亲的乳头仍然是宝宝缓解焦虑不安,感受安全的重要方式。
3.奶瘾也开始大起来,进入了为期半年左右的奶瘾旺盛期。
4.还没有发展出完全依靠自我安抚入睡的能力,吃奶还是辅助宝宝入睡的重要手段之一。
【宝宝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以上几点一般说,也会出现在1岁以前,和1岁半甚至2岁之后,只是在1岁到1岁半这个阶段表现得最为集中和典型。】
★ 除了断奶比较困难之外,这个阶段继续吃母乳,还有很多巨大的好处。
从身体健康角度讲,宝宝还有1/3的营养需要从奶中获取,断了母乳之后还需要改吃配方奶,这就造成了营养上的损失。从心理健康和性格培养的角度讲,继续母 乳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
1岁之后宝宝进入学步期。学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探索,在成长,探索就难免有挫折,成长就难免有不安。母乳这种最直接的和妈妈相连结的方式,从出生起就是孩 子安全感和安慰的重要来源。对学步期的孩子来说,继续吃母乳会让他们少些不安,多些勇气,很快从挫折感中恢复到积极探索的状态。《西尔斯育儿经》 里写道,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好的孩子,都不是断奶过早的孩子。
所以,如果妈妈的目光不只停留在宝宝的体重和饭量上,还看到孩子将来在幼儿园的适应问题,看到孩子上学后应对学习和社交上的各种情况的能力,看到孩子是否 能以安全而自信的姿态去面对一生中婚姻事业等重大问题,最好慎重考虑断奶的时间和方式。在妈妈的时间和精力能承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让断奶成 为孩子经历的第一次勇敢成长,而不是被迫的悲痛分离。
★ 断奶的原因站得住脚吗?
而实际生活中,在这个月龄断奶的原因,往往既不是孩子已经不需要吃奶了,也不是妈妈不能继续喂奶了,而是出于一种并不科学的“传统”——1岁了,该断奶 了。而这个“该”到底是因为什么,往往坚持此时断奶的人也说不出科学道理。还有很多情况下,是母乳成了其他错误的育儿方式的替罪羊。比如很多家长成天追着 孩子喂饭,造成孩子厌食,却以为吃母乳的缘故。有的家长对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没有科学认识,一但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达不到他们不切实际的要求,就把断奶提 上日程。还有很多其他为了大人方便的原因,比如断奶了其他家人带孩子会更容易。家长应该自问,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家长一时的方便,到底哪个更重要?

最近,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再次..[详细]

捱过了冷飕飕的冬雨时节,终于盼到..[详细]

很多小宝宝会在8个月至1岁间「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