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断奶的操作和1岁前有很多相似之处,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时间,逐步减少母乳供应,一顿一顿的增加牛奶。要提前帮助宝宝适应奶睡之外的其他入睡辅 助方式。
断母乳后奶制品的选择和喝奶的方式需要妈妈格外注意一下——不需要配方奶,不要用奶瓶。1岁后的宝宝不再需要配方奶了,巴氏灭菌的全脂鲜牛奶是最符合1岁后宝宝营养需要的选择。1岁后的宝宝也不应该使用奶瓶了,奶制品要用小杯子,或者吸管杯喝。这才有利于宝宝的牙齿和口腔健康。以上是世界主流医学界的观点。很多妈妈觉得,让宝宝吸吮奶瓶来替代吸吮母乳,断奶会容易些。但这样孩子以后又面临个断奶瓶的问题,还要再经历第二次“断奶”。尤其是睡前吃奶瓶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对吃着奶瓶入睡的依赖,这样对孩子牙齿的健康也非常不利。
这一阶段的另一特殊性是宝宝的反应可能会很强烈很复杂。所以,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断奶,妈妈首先要在心态上做好准备。
一定要明白,宝宝在没准备好的时候被迫离开了妈妈的乳房,肯定会有不愉快甚至抵触的情绪。孩子需要至少几个星期的时间来适应。有个烦躁的过程很正常。妈妈 不要对孩子这个烦躁的过程有抗拒情绪,也不要担心孩子恨自己。妈妈要在孩子心烦的时候做到:
一不责备,连心里悄悄有责备情绪也不可以;
二不焦虑,连心里悄悄焦虑也要赶快调整;
三勤安抚,让宝宝知道妈妈虽然不喂奶了,但还有无数种方法来表达温柔体贴。
让孩子在妈妈宽容的接纳和温柔的安抚下,把不满情绪表达出来,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妈妈自己在断奶期间要勇敢而有耐心。有决心给孩子断奶,就该也有决心陪 伴孩子度过断奶的艰难日子。
第二,妈妈要提前多看些这个阶段断奶的经验谈,对宝宝可能出现的反应心中有数。
总的来说,在这个月龄断奶,只有少数的孩子可以平静接受。“惨烈”的断奶经历一般都是出现在这个月龄段的。有的宝宝没有激烈的反抗,但之后会出现一些让大 人操心的表现或莫名其妙的不良行为。在这个月龄给孩子断奶的妈妈,往往不得不躲着孩子,与孩子分离几天。心情也比较复杂矛盾。
当然,这个时期顺利断奶的例子也是有的。但是需要妈妈本人有着非常良好的心态,坚定而平静,并且对宝宝的状态有清楚的了解,小心谨慎的操作,并且能正确处 理断奶期间和之后宝宝的反应。
第三,尽量不要母子隔离断奶。断奶的孩子不光想念母乳,更想念妈妈,想念和妈妈的那份亲密。尽管看不到宝宝可怜的样子妈妈心里会好受些,可宝宝的痛苦和惊 恐岂不是加倍了么?
如果断奶遭遇了宝宝的惨烈哭泣,妈妈要记住“温柔的坚持”五个字。温柔可以给宝宝无比的安慰;而坚持可以让宝宝最终明白,妈妈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自己势 必要和母乳告别了。温柔着坚持的妈妈,最后必定会在这场毅力的较量中胜出。而“败给”妈妈的宝宝虽然失去了母乳,却也看到了妈妈的温柔和耐心,看到了妈妈 的毅力,确信了妈妈是一个会陪伴自己渡过无论什么艰难困苦的人。
当然,如果坚持断奶并非绝对必要,妈妈应该在遇到宝宝惨烈抵抗的时候放弃断奶。没有什么比尊重宝宝的意愿和接受能力更重要的了。这种谨慎的放弃是理智而明 智的。很多断奶到一半就后悔了的妈妈,往往因为怕“复吸”会折腾孩子,或者怕孩子觉得家长可以出尔反尔,或者怕前面的罪都白遭了,就硬着头皮流着泪坚持。 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必要的“复吸”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宽容温柔的,懂得如何平衡坚持与通融。让孩子有机会在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和更丰富的生活后,更轻松 的去面对离乳。至于怕前面的罪都白遭了的想法,还是别要了。怎么不怕宝宝觉得妈妈刻板又狠心呢,特别恐慌绝望呢?

最近,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再次..[详细]

捱过了冷飕飕的冬雨时节,终于盼到..[详细]

很多小宝宝会在8个月至1岁间「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