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从生活中带入音乐,小宝宝就会随着音乐起舞,有的家长就会问「我该怎么让我的宝宝爱上音乐?或在音乐上如何学习」其实,人的耳朵天生就会寻找自己觉得悦耳的东西,爸爸妈妈不用很刻意,也不需太紧张,一般的状况下,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天生就懂得欣赏音乐。

聆听,就是最好的音乐启蒙
音乐欣赏的第一步从聆听开始。从胎教的时期爸爸妈妈们就可以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这个时期聆听的音乐风格以妈妈的个人喜好为主,尽量维持妈妈心情平和为佳。由于宝宝在肚子里能听到从外界传来的声音很模糊,他/她听得最清楚的是妈妈规律的心跳声,呼吸喘气声,羊水流动和肠胃蠕动的声音,以及妈妈说话唱歌的声音。语言的音韵也是音乐的一种,所以这个时期的妈妈能够常常哼唱给宝宝听,常常和宝宝说话,这会是最好的音乐启蒙。 宝宝出生后,家长可以把音乐适当的置入生活中,使用音乐来训练孩子们生活规律。譬如,起床的时候放固定的音乐叫醒宝宝;吃饭的时候放能够让孩子们专注边听边吃的音乐;洗完澡擦乳液时放适合按摩的音乐;以及睡前播放舒眠音乐等。一开始时,在固定的时间播放固定的音乐会帮助宝宝们建立规律,等到宝宝再大一点时,就可以播放更多元风格的音乐了。
幼儿音乐欣赏须注意的原则
那么该播放什么音乐给幼儿们听呢?坊间已有许多关于听古典音乐对儿童脑力开发带来益处的信息,因此我在这里不再赘述,但我个人认为,除了古典音乐外,孩子们也可以听听其他类型的音乐.爸妈们只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避免分贝太大的声音以及太尖锐的声响
婴幼儿们的耳膜发展还没成熟,太尖锐或吵杂的音乐种类不要太早就让孩子们接触。古典音乐、爵士以及轻音乐等,都属于适合婴幼儿们听的音乐。
2.听有歌词的歌曲时,须注意歌词内容是否适合孩子
一岁以后是语言发展期,孩子们会先将听到字句模仿发声,这个时期听儿童歌曲是最好的音乐欣赏。儿歌的歌词大多简短,内容干净,旋律又好记好唱,会为孩子们的学语期带来帮助。
3.孩子睡着后,请将音乐关上
播放助眠音乐的时候,孩子们睡着的时候就将音乐关掉或调到极小声,我们的听觉在睡眠中还是一直工作着,过度的声音干扰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透过适龄活动培养孩子音乐素养
引导幼儿音乐欣赏的时候,除了单纯的播放音乐聆听之外,也可以配合一些衍生活动来运用。在宝宝还没有行动能力的时候,可以配合音乐的节奏来做婴儿体操和婴儿按摩,婴儿按摩尤其对会胀气的宝宝带来帮助;开始会走路的小朋友,对世界充满好奇,如果只是单纯的聆听音乐很容易成为背景音乐,这个发展阶段孩子们的注意力还没有办法集中很久,这个时候放节奏强烈的音乐跳舞,或是随着儿歌的歌词配合舞蹈动作唱歌跳舞等,都是能够培养孩子们节奏感和音感的好活动。
两岁以后的孩子已能够拿笔画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们用线条、点、圆圈圈等图像画出音乐行进的感觉,让孩子们随着听到的音乐在脑中构成的图像来作画,小小孩手的小肌肉还没什么力气,拿蜡笔不容易画出颜色.水彩能够较轻易地挥洒出色彩,家长们不妨试试看。
四、五岁的孩子们有足够的语言理解能力,因果关系的逻辑能力也慢慢的建立中。这个时候可以在听音乐时和他们分辨乐器的声音,也可以说说什么样的音乐能够营造怎么样的气氛。譬如,小调又缓慢的旋律会让人感到悲伤;大调轻快的音乐则能营造快乐的感觉等;还可以运用绘本,告诉介绍孩子们关于音乐家的故事以及代表作品。
此外,有很多优质的亲子音乐活动可以带孩子们一起去聆赏。参加现场音乐会不但能够让孩子们听到真实乐器的声音,跟周围的观众产生共鸣,还能够从小就培养孩子们耐心以及尊重演出者和遵守参加音乐会的礼节。
引导幼儿音乐欣赏的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宝宝们最喜欢的活动是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他们/她们喜欢爸爸妈妈喜欢的东西,因此家长们只要自然的将音乐带入生活中,并表现出对音乐感到有趣,孩子们就会受到正面影响而自然地爱上音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