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魔法 亲子快乐共处
  • Tag:魔法家庭,亲子时间,亲子读物 已阅读: 作者:希恩亲子 添加日期:2012-11-11
  • 亲子读物

    笔者有两个小外甥,五岁的老大做事很专注,如果给他一个玩具,他会聚精会神地玩很久,直到玩厌为止;即将一岁的老二,总是坐不住,往往看到哥哥玩玩具时, 他也跟着要索取哥哥手中的玩具,而且喜欢好几种玩具一起玩。两个个性和气质回然不同的孩子,让他们的妈妈察觉到不同特质的小孩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他们。

    后来我从《魔法家庭》这本书里发现作者苏伦慧所说的,每个孩子天生原来都有一种气质,因为老大比较专注,老二容易分心,所以在《魔法家庭》里,这两种个性 可以解释为“专注的螳螂”和“东张西望的鼬鼠”。这样的解释好像很深奥,其实不论是何种比喻,道理都很简单,只要父母能够了解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将有助 于父母快速地了解孩子的行为和反应,并且能够掌握与孩子相处时冲突处理的方法。譬如面对喜欢东张西望的鼬鼠(孩子),我们(父母)需要耐心地给予适度的提 醒,并且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魔法家庭》提供了许多实际的亲子互动秘诀,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魔法和秘诀,就能轻轻松松地与孩子共处,陪伴孩子快乐地成长。

    外子的小外甥还没出生前,曾经有一段满长的时间,我与外子以及他姐姐一家三口同住一屋檐下,所以,每天上下班和晚上临睡前,总可以看到很多亲子互动的场 景。老大的爸爸工作忙碌,小孩与妈妈相处的时间远比爸爸长,当我们都以为小孩对爸爸比较生疏的时候,却发现小孩也很粘爸爸,尤其喜欢和爸爸玩“临睡前的游 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双方全心全意地投入,只要爸爸懂得把握创造“优质时间”,还是可以和孩子建立亲密的感情。后来老二也出生了,这种临睡 前的游戏变成父子三人同乐,仍然乐此不疲。

    作者苏伦慧的话很有意思,她说一般家庭中的爸爸总是很忙碌地工作,结果失去家庭的生活,没有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而华人家庭的男性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较少 被鼓励或教导如何与另一半及小孩建立亲密关系。外子看到他姐夫外甥之间亲密玩耍的互动,非常羡慕,扬言以后要是有了自己的小孩,不管多忙碌,也要抽空陪伴 孩子成长。就像书中苏伦慧提出的小秘诀——“忙碌,但不缺席”,忙碌的爸爸其实也可以随着孩子不同生命周期的需要,适时参与,让孩子同时得到双亲的爱与关 怀。

    如今,因为自己即将当妈妈,所以对于书中提出的观念和亲子互动小秘诀,总是思考良多,因为父母这个角色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价值观的改变,需要不断地学习 与成长;尤其对新手父母而言,建立正确的观念远比胡乱吸收各式各样的亲子教育方式来的重要。因为坊间太多层出不穷的教育观念了,我们必须选择适合孩子的教 育方法,才不会走冤枉路。

    重点内容:
    现代父母生活忙碌,亲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要如何做到“忙碌,但不缺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创造优质的亲子互动”是许多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普遍面对的困惑。

    本书所有的案例都是现代家庭的缩影。作者将心理学、咨商辅导理论、游戏治疗及个案会谈实务经验融为一体,透过“期许篇”、“认知篇”、“暴风雨篇”、“分离篇”、“爱与管教篇”、“亲情篇”六大主题,提供了许多生活中的小秘诀,协助父母面对并解决亲子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