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黄连是大寒大苦的药材,具有抗菌、杀菌的功效,可作为清热解毒的药,但并没有特别说明能够解“胎热”。况且新生儿消化系统仍未发育完全,贸然用苦寒之药,对肠胃会有不良影响。建议以“甘草”替代黄连,因为甘草味道甘甜且具有解毒的功能,同时也可做为补养药材,有助提高免疫力。不过“甘令人满”,对于有胃肠胀气的孩子来说,甘草就不太适用了。
十、流口水要“收涎”
前辈说教:
我家宝宝已经1岁2个月了,现在还经常流口水。奶奶说这是因为4个月时没有“收涎”,所以口水才一直流到现在。
小编解释:
收涎,意思是替宝宝解决流口水的毛病,以便顺利长大成人。“收涎”只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美好祝愿,并不见得一定能起到止口水的作用。
但是,每当看到孩子口水流不停,家长不免有些担心与抱怨。不过爸爸妈妈们要知道,这可是宝宝身体日渐成熟的过程!大人和小孩一样,口腔的唾液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断地在分泌唾液,只是成人吞咽功能较好,所以不会产生口水流出嘴巴的问题。
相反地,宝宝的控制能力还没有完善,在过渡时期,难免会将口水滴得到处都是。基本上来说,这阶段口水多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没有其他不好的影响,所以家长不用过于担心。等吞咽功能得到加强后,就会慢慢将食物和口水一起吞下去,流口水的情形就会逐渐改善。

妊娠期妇女常因一些异常情况或疾病..[详细]

当宝宝八个月大时,母亲会发觉愈来..[详细]

宝宝在牙牙学语时期其实已经开始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