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宝的动作命名
宝宝无时不刻在运动手脚,探索自己的身体和环境,当他刚好做出有意义的动作时,要赶紧告诉宝宝这个动作的含意,比方他刚好张开手掌拍拍肚子,爸妈可以再轻抓宝宝的手拍拍并说:「这是肚子,你肚子饿饿吗?」
●强调关键词
跟成人学第二语言一样,宝宝刚开始无法每个字都听得详细,但掌握关键词就能懂大意,所以象征动作的关键词「肚子」和「饿饿」,爸妈要加重并且放慢。往后宝宝哭闹时,一样拉着他的手拍拍肚子并问︰「你肚子饿饿吗?」并用不同动作分别代表睡觉、抱抱等不同需要,鼓励他开口讲,久了他就懂得表达。
●教导延伸意涵
当宝宝学会某个动作以后,若再教导其他含意或相似的动作,能提高宝宝的学习效率,譬如将宝宝张开的手掌从肚子上移到胸口表示「怕怕」或「秀秀」(相同动作最好只有一个对应的含意)。而「5」同时也代表「布」(剪刀石头布)和「give me five」,爸妈可和宝宝玩手举高高「给妈妈5!」,或更进一步和宝宝玩数数儿以及「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不但灵活了宝贝的手指头,也让他更能与别人互动玩耍。
●身教提供示范
爸妈多展现丰富的肢体语言,宝宝就愈能链接真正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比方夸奖宝宝很棒时,爸妈可同时献上大大的笑容并拍拍手,而且每次都这么做,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把饭吃光光的宝宝会自己拍起手来,甚至当身边只要有人说「好棒」时,宝宝就会笑瞇瞇地拍手。
●玩指物命名游戏
当宝宝伸出一阳指到处比,或当他对某些生活用品感兴趣(像是遥控器或手机)时,爸妈要顺口告诉宝宝物品名称,让宝宝学习。想知道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学会了没,最好的办法就是发问,如:「球球在哪里?」看宝宝能否指向球的位置。当生活事件与书上吻合时也要帮宝宝温习,譬如宝宝洗澡时用手拍水,爸妈可说︰「威比猪喜欢玩水花,你也会耶!」让书上的情节和图片具体化,加强宝宝的印象和学习效果。
●尊重宝宝的表达
当宝宝表达他的需要时,请爸妈适度响应,而非置之不理,才会强化宝宝和人沟通的意愿。尤其当瘦弱的孩子摇头不吃时,请爸妈别硬塞,最好用劝说或者边和他游戏的方式,使他主动开口。毕竟,饿或不饿是宝宝的主观感受,我们千方百计解读他的肢体语言,不就是想多了解他吗?当他清楚地表态后,大人也该尊重才是。
妊娠期妇女常因一些异常情况或疾病..[详细]
当宝宝八个月大时,母亲会发觉愈来..[详细]
宝宝在牙牙学语时期其实已经开始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