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孕期间的皮肤用药也要注意安全
  • Tag:怀孕,皮肤,用药,化妆品 已阅读: 作者:希恩亲子 添加日期:2012-11-19
  • 孕期的皮肤用药安全

    怀孕用药停看听
    怀孕期间由于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孕妈咪的皮肤、外观与其他身体组织之功能也会随之产生改变。孕妇们最常出现的皮肤及外观变化包括:色素加深(如在乳晕、会阴、黏膜等处)、脸色色素斑点出现或加深、妊娠纹及水肿的产生。另外怀孕期间或怀孕后的落发也相当常见。这些改变虽然让孕妈咪困扰,但还不至于到需要使用药物处理的阶段。

    有些皮肤上的疾病会在怀孕时发生,而必须使用药物,易引起怀孕妇女的恐慌,害怕对胎儿有影响。新光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蔡昌霖表示,平常会发生的皮肤疾病,在怀孕期间当然也可能发生,而须持续治疗。也有一些皮肤疾病是怀孕时才会产生的,例如:妊娠搔痒性荨麻疹样丘疹及斑块、妊娠瘙痒症、妊娠痒疹等,严重时也需要采药物处理。

    药品使用依据五分级
    国内较常被采用的怀孕药物分级,是依据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分类。该机构依照已知的研究信息,将药物区分成以下五个等级:

    A级:针对孕妇所做的研究中,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用于怀孕初期及后期皆不会造成胎儿之危害。
    B级:动物实验证实对胎儿无害,但缺乏足够的孕妇实验,或动物实验有副作用报告,但孕妇实验无法证明对怀孕初期及后期之胎儿有害。
    C级:动物实验显示对胎儿有害,但缺乏控制良好的孕妇实验,或缺乏动物实验或孕妇实验数据。
    D级:已有实验证实对人类胎儿之危害,但紧急或必要时权衡利害之使用仍可接受(即使用的利大于弊)。
    X级:动物实验或孕妇实验已证实对胎儿有害,且使用后之危害明显大于其益处。

    药物分级有模糊地带

    「乍看之下,会以为安全性一定是A>B>C>D>X,其实不然。」蔡昌霖医师表示,美国FDA的分级精神是采用「无罪推定」,亦即除非有证据证实有害,不然都先认为是无害的。其中只有A级跟X级定义较清楚。A级是已知安全,X级是已知有害的。至于B、C、D级,则需要看已知的动物实验或人体实验结果提供证据到什么程度,再依证据来分级。

    但是以现在的医学伦理,不太可能对怀孕妇女进行药物人体临床实验,所以大部分明确的结果都来自动物实验。「而动物实验结果也不能直接套用在人体身上,所以导致中间仍有一些模糊地带,」蔡昌霖医师指出。

    而依FDA分级的药物,也可能会随着使用后的新研究或数据,而发生等级变动的状况。例如某药物过去属B级,可能后来因发现有其他问题后,又被改列为C级或其他等级,这也是FDA药物分级在使用上可能的风险之一。

    每个孕期给药考虑不同
    另外,不同孕 期所使用的药物,其安全性也有可能有所改变。因怀孕的每个时期用药所需要考虑的不太一样。蔡昌霖医师说,在妊娠初期,是胎儿器官成型的关键期,在使用药物 上,需要特别留意有无致畸胎的疑虑;而在中期及后期的用药时,则须考虑是否会促进子宫收缩,或使妊娠提早结束。

    有些可能适用妊娠初期的药物,是不是一样适用于后期,都是在孕期给药时,须进一步考虑的重点。「但在美国的FDA分级制度中,是看不出来这个差别。」蔡昌霖医师认为,目前并没有一套经由不断的研究所建立的标准,可让人真正得知如何将药物适切的使用于怀孕的妇女。

    所以,当医生开处方时,已经怀孕、打算怀孕,或是正处在哺乳期妇女应该主动告知医生。孕龄妇女如果有慢性疾病,正在长期接受治疗,如果想要怀孕,一定要在积极准备怀孕前,咨询专任医师,以确定用药是否可延续或需要作调整。在医师要给予孕妇药物时,也必须充分揭露信息,让孕妇知道其中有什么未知的风险。

    用上市久、成分老的药品
    怀孕期间的皮 肤用药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若在孕妇可忍耐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治疗。有些皮肤疾病,如果可以用非药物的方式治疗,就以非药物的方式治疗,如照光 治疗、外用乳液、液态氮冷冻治疗等。如果必须用药,在已知怀孕的情况下,「外用药会比口服药来得安全,」以药水或药膏来解决皮肤问题较好,因为经由皮肤吸 收后,影响胎儿的比例相对较低。

    已怀孕的妇女若必须接受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蔡昌霖医师建议,尽量避免采用新上市的药物或是有新成分的药品。「因为这类产品上市时间相对比较短,并没有够长的时间来搜集足够的证据,以支持其使用于孕妇的安全性。」

    如果可能的话,在同等级的药物中,也尽量选择愈古老的药愈好。「因为贩卖时间较久,上市时间愈久,患者的使用愈频繁、经验愈多,且目前仍未被证实对胎儿有害的话,相对来说,也较为安全。」蔡昌霖医师说。

    令孕妇疑虑的药品成份
    对孕妈咪而言,皮肤用药很难自己做正确辨别,为慎重起见,最好带到门诊,请医师评估后,再决定要不要使用。皮肤科门诊最常遇到怀孕妇女提出的用药疑虑有以下几种:

    一、 外用A酸:
    口服A酸目前已知有致畸胎性(属X等级),而外用A酸虽然在FDA分级中,也有些是属于C或D级的,但除非治疗的必要及好处远远大于坏处,否则一般医师都会建议在怀孕期间停用外用A酸。

    二、 类固醇:
    在FDA的分级中,外用或口服类固醇都是属于C级。只要治疗的好处远多于坏处,那么,可以考虑用最低强度、最少剂量的类固醇,来达到治疗或控制的效果。

    三、 口服抗组织胺:
    怀孕期间很容易产生一些发痒性的皮肤疾病。蔡昌霖医师表示,如果孕妇痒到受不了,大部份的口服抗组织胺都是B或C级的,可以视情况请医师开立使用。

    四、 肉毒杆菌:
    基本上肉毒杆菌的是属C级药物,不过一般皮肤科医师都会建议孕妇最好等到生产后再考虑补打,「因为毕竟这个不是一个不做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或生活质量的治疗,」蔡昌霖医师说。

    怀孕的皮肤保养
    怀孕期间的皮肤保养,仍以安全为首要。蔡昌霖医师建议,怀孕的妇女在保养皮肤上,尽量采取「简化程序」的原则最好,只要做到清洁、保湿、防晒就足够了。以品项少、成分单纯、功能简单,不要太过复杂的保养程序即可。避免使用过多高机能性的成分,例如美白、抗皱、抗老化的产品。复杂的成分或没有人知道的新成分最好少用。

    怀孕常见的色素斑点出现或加深的问题,可以采取防晒来预防。防晒以衣物遮蔽为优先。无法遮蔽处,可采用物理性防晒产品。怀孕中的妇女常出现水肿、皮肤干燥的困扰,也可以多涂抹保湿乳液,并做适当按摩,作为缓解的方法。

    另外,已知怀孕后,应考虑减少不必要的医学美容治疗。「因为目前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可支持,哪些医学美容治疗是对孕期绝对安全,或完全没有问题的。」在不做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怀孕期间避免进行这些医学美容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对妊娠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