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奖励,和处罚一样有害!
  • Tag:教育,奖励教育,惩罚教育 已阅读: 作者:希恩亲子 添加日期:2012-11-17
  •  在「孩子的挑战」读书会中,讲师和我们分享了一则故事:

    有一群很爱打棒球的孩子,每天放学后都会约在一块空地一起打棒球。

    然而住在空地旁的老伯伯,却感到很困扰,有时候是孩子们喧闹的声音让他很难受、有时候棒球真的会飞来打破他的窗户。

    老伯伯试过好好跟孩子们说、也试过很凶的赶走他们,但没过几天,孩子们又再次聚集到空地打棒球。

    于是老伯伯想到了一个方法......

    一天下午,老伯伯走到正在打棒球的孩子们当中,跟孩子说:「以后只要你们来打棒球,我每个人给10元!」

    孩子们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但老伯伯真的掏出钱来,给了每个孩子一人10元。

    很快地,这个讯息传开来,每天有愈来愈多人来打棒球,老伯伯也照例每个孩子给10元。

    过了一阵子,老伯伯又召集了孩子们,跟孩子说:「从今天开始,只要你们来打棒球,我每个人给5元!」

    孩子们哀鸿遍野,有的孩子大声嚷嚷说:「那么少!我不要再来打球了啦!」

    隔天,人数锐减了一大半。

    再过一阵子,老伯伯再次召集孩子,说:「从今天开始,你们来打棒球,我不给钱了!」

    孩子们不甘心的要老伯伯别这么做,但老伯伯很坚持,于是大部份的孩子生气的说:「我再也不要来了啦!」

    隔天,空地只来了零零星星两三位孩子,但人数不足没法成局。而之后,也就真的没有人来打棒球了...

    从故事中,你看到了什么?

    原本孩子因为兴趣而打棒球,从打棒球当中获得成就和快乐。

    但当老伯伯运用『奖励』之后,孩子的焦点便从打棒球,转移到奖励上头,也就是来打棒球是为了奖励。

    当奖励减少时,动机、乐趣、成就也就随之减少。最后没有奖励了,也就完全没有动机、乐趣和成就了。

     和许多朋友聊到孩子在幼儿园、在小学的状况,绝大多数的朋友都会提到,老师采取集点、集章、集贴纸...等等的奖励措施,试图希望孩子表现出正向的行为。

    如果你看懂了上面的故事,就应该可以了解我们对于如此措施在教育现场大量被实行的忧心和担心了!

     

    外烁的奖励,让孩子为了「奖励」而努力,而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

    而「奖励」往往是由「具有权力者 (如老师)」所决定给谁、给多少,因此我们看到许多孩子,学会讨好、学会撒娇,只为了获得「权力者」的青睐,给予奖励。

    也因为「奖励」由权力者决定,因此对于孩子而言,只要自己得不到奖励,往往会迁怒在权力者身上,觉得不公平、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当前页:1/2 [1] [2]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