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令进补,男女老少大不同!
  • Tag:进补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2-10-30
  • 每到冬天,各地总会掀起进补热潮,养生料理、煲汤纷纷上桌;不过在大啖美食之际,也要当心「补过头」! 

    冬令进补,妳补对了吗?
    俗话说:「冬季进了补,来春可打虎。」市面上出现许多打着「药膳」口号的餐点,让身体温暖,还能抵御寒冬,像是热呼呼的姜母鸭、麻油鸡及羊肉炉都是许多人冬天进补的必吃料理。上海同德堂国药号中医师许清烟说明,冬令进补的作用主要为补血、养气;当血气充足,气色自然就会红润、有光泽,并有足够体力让人抵抗寒冬的冰冷。
     
    冬令进补固然有很多好处,但,妳可曾有过吃完之后,出现胸口闷痛、流鼻血等补过头的「上火」症状呢?若是出现类似现象,那妳可要当心吃下的补品可能不适合自己!如果忽略了进补原则,不仅该补的没补到,还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得不偿失。
     
    掌握进补原则,「补」得恰到好处
    对于进补,许多人都有着似是而非的观念,中医师认为,适当的进补其实是不分季节,而是依照体质来区分,以清爽不油腻、不燥热为要求,并掌握下列重点:
     
    1.正确观念:温补≠燥热
    冬令进补虽属于温补,但很多人会将温补与燥热画上等号而不敢多吃。事实上,真正的温补食材并不会上火,所以老少皆宜。所谓的燥热食物,指的是食物在烹调过程因高温(超过100℃以上)会导致食物内的水分子脱离,而变色、变焦、变硬,如:麻油、爆姜、爆蒜……等等。这种经过高温烹调的食物,吃多了会让人感觉口干舌燥、失眠、口舌生疮,且油脂经高温加热后会变硬脂酸,会让人体难以代谢消化,长期食用,很容易堵塞微循环,增加身体病变的机率。
     
    2.了解药材功效,对症下药
    天然药材虽有不同属性,但适量食用,在生理上并不会造成剧烈反应,不必过于恐慌。一般来说,寒凉药材可降火、消炎、退烧、助眠,防止急燥,并降低高血压;而温热药材可滋补元气、增加热能,改善手脚冰冷、虚弱及嗜睡体质,例如干姜、肉桂、大蒜、胡椒、丁香等这类辛辣食材,适合阳虚、手脚冰冷、体寒者食用,但阴虚、体燥者就不宜食用。在选购药材前,不妨先询问中医师或中药行,了解进补药材的作用分别为何。
     
    3.明辨体质,切勿自行判断
    很多人会说「我的体质很燥热!不能吃太补!」许清烟医师建议,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大多民众普遍只知道「冷」、「热」两种体质区分法,但其实在医学上还可再细分为多种不同类型,一般人很难自行分辨;再者,体质是会经过饮食调理或生活作息而改变的。因此,在进补前,最好能先经由合格中医师看诊,了解个人体质之后,再针对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食补方法,才不会因为自身误判而用错进补方法。
     
    冬令进补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温补适合对象:缺血、面色苍白、手脚冰冷、体力不济、血压不足、缺乏营养者
    凉补适合对象: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癌症病患者
     
    注意事项:
    1.进补料理避免油爆,以炖、煮、蒸、卤、烫为优先。
    2.在进补时,应避免喝茶、咖啡等兴奋性食物以免过度消耗体力而失去进补的意义。
    3.炖煮的肉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属于好的胆固醇,最好汤肉药材一齐食用更佳。
    4.药膳可以当成正餐,但应搭配蔬菜、水果以免便秘。
    5.除了食补,应搭配良好生活作息与多运动,才能有效抵御寒冬。
     
    中医师教妳:如何挑选好药材?
    市面上充斥着许多黑心的假药材,消费者上门选购时,该如何区别质量优劣?许清烟医师说明,挑选药材时,大家主要可从色、香、味方面来判断。
    1.色:好的药材,在色泽上呈现自然鲜艳、明亮,外型看起来完好而润泽,没有虫蛀的痕迹。
    2.香:劣质中药材有的用硫磺加以烟熏,仔细一闻,燥味扑鼻,有的则充满受潮湿气,少了药材本身的香浓气味。
    3.味:有些药材像是山楂、黄莲、甘草、肉桂、山药这类的药材,如果能摘一小片咀嚼品尝,就更能发现这些显而易见的特点。
     
    药材的好坏不仅会反映在价格高低,也会因为制造过程及产地而有所差异,建议消费者到有口碑、信用可靠的中药店、蔘药行选购,千万别因贪小便宜而吃坏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