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的头脑功能来自右脑
  • Tag:右脑,天才,宝宝,早教,爸妈 已阅读: 作者:希恩亲子 添加日期:2012-11-14
  • 爱因斯坦、达芬奇、居里夫人,这些世纪伟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美国权威研究显示:他们无不例外,都有着超强发达的右脑,有着超群的想像力和洞察力。

    美国科学家斯佩里,因研究人脑,于1981年获诺贝尔奖。他发现左脑是理性脑,同逻辑思维紧密相联系;右脑是感情脑,同形象思维紧密相联系,并且右脑的记忆量为左脑的100万倍。

    科学家们早已发现,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性、条理性的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可是现实生活中95%的人,仅仅只使用了自己的左脑。

    科学家们指出,终其一生,大多数人只运用了大脑的3%~4%,其余的97%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和遗憾的事实! 而且,右脑的潜能如不加以开发训练,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丧失。

    日本研究右脑开发的著名教育专家七田真教授通过大量教学实际经验表明,人脑在3岁以前完成60%的发育,6岁以前完成90%;右脑在3岁以前即发达,左脑则从4岁开始发达。但成年期的右脑仅及3岁左右的四分之一!

    令人可喜的是,由于右脑具有瞬间接受大量刺激的功能,如加以训练,不仅可开发和保留相当一部分右脑潜能,更可促使大脑神经发达,扩大脑容量,进而有助于左脑的发育。

    日本研究右脑开发的著名教育专家田七真教授已明确指出:儿童期是开发右脑的黄金时期,并且,右脑开发,宜早不宜迟!” 七田真说,育儿其实并不伤脑筋,只是父母们不得其法,因而缺乏生儿育女的信心

    经过40多年研究与实践,七田真认为,所有婴儿出生时都是天才,具有大自然所给予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只是在成您如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某件困惑已久的事情突然有所感悟,或者突然豁然开朗,其实这都是右脑潜能发挥作用的结果。

    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就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信息是以某种图画、形象,像电影胶片似地记入右脑的。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所以左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质,它负责把右脑的形象思维转换成语言。

    被人们称为天才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可见,我们在进行思考的时候,首先需要右脑通过非语言化的“信息录音带”(记忆存贮)描绘出具体的形象。

    现代社会强烈要求的创新能力或者说创造力是什么呢?它实际上就是把头脑中那些被认为毫无关系的情报信息联结、联系起来的能力。这种并不关联的信息之间距离越大,把它们联系起来的设想也就越新越奇。人是不能创造出信息的,所以,创造力也就是对已有的信息再加工的过程。因此,假如右脑本身尚无存贮大量的信息,创造力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常常强调“直觉”、“一闪念”的重要性,这种“直觉”。“一闪念”的产生,首先要求右脑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作用,并且要有左脑很好地配合。

    简而言之,我们欲求不断有崭新的设想产生,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转变自己的认识,就必须充分使用右脑。长初期缺乏良好的环境把能力给引发出来,以至于资质消失。天才的头脑功能来自右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