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少生病,妈妈少担心,要想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的膳食,从小养成的卫生习惯,比什么都重要。而且也需要爸妈持之以恒进行调理,才能给孩子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希恩贝贝专家详细解读十项调理法则供妈妈参考:
1、保证有规律的生活
宝宝一天生活的主要内容包括饮食、睡眠、游戏,这些生活环节若安排的井然有序,可以有效地增强宝宝自身的免疫力,使宝宝少得或不得病。
2、宁可少吃不要多吃
每个家长都很疼爱宝宝,喜欢看宝宝多吃饭,担心宝宝缺乏营养,每天努力安排各种各样的营养搭配。爱的方式虽然没错,但关键是饮食量一定要掌握好。
在保证各种营养种类的前提下,宁愿少吃,不能多吃。
根据宝宝食量,每顿饭都严格控制,稠的食物不超过主食的一半,很稀的食物可以稍多一些;每天的蔬菜量可略多,荤菜类少量,最好不超过1大匙,哪天宝宝消化不好时就不吃。
荤菜类多吃鱼,少吃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减掉一顿辅食,但牛奶和水果不减。这样即易消化,还保证了营养。
合理的饮食调整能宝宝的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能得到休息:宝宝的消化系统与免疫系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不久就会食积成滞热,留阻体内,防碍正常循环,降低抵抗力,引发疾病。
还是那句老话:“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是多少代人抚育儿女流传下来的真理。
3、饮食健康
黄绿色蔬菜、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饮食的信条,也适合推广到宝宝身上。
纤维质可预防便秘,提供肠道通畅良好的吸收环境。水果的果糖帮助肠道有益菌生长,就像在小肠大肠铺一层免疫地毯一般。
宝宝若不喜欢蔬菜,可以将它剁碎,混合谷类或肉类做成丸子、饺子或馄饨,会容易接受。
菇类:它能预防及改善许多心血管系统的富贵病,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菇类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及对抗癌症,还含有丰富维生素B群,能疏解压力,带来好心情。
糙米、薏仁等五谷杂粮是人类的主食,在宝宝添加辅食时,首先要尝试的是米粉、麦粉。断乳之后,替代食物也是谷类。全谷类含胚芽和多醣,维生素B和维生素E都丰富,这些抗氧化剂能增强免疫力,加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蕃茄:蕃茄是活力食品,含有多种抗氧化强效因子,如蕃茄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与维生素E,可保护视力,保护细胞不受伤害,还能修补已经受损的细胞。 生吃蕃茄或稍微烹煮都好,加入少量橄榄油,能溶解更多蕃茄红素,效果更佳。
优酪乳:婴幼儿正值身体快速增长及脑神经发育期,对蛋白质及钙质的需求量相当高。所以乳类制品为婴幼儿期最佳的营养来源。优酪乳是乳制品中,可以兼顾营养与改善肠道环境的饮品,很适合儿童期的需要,但宝宝要到满1岁以后才能喝。
要给宝宝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此外要注意不要养成宝宝的偏食习惯,会导致宝宝营养失调。均衡而优质的营养,才能造就宝宝优质的免疫力。
4、水是健康之源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成分。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于体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补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陈代谢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
水能治百病,但到了小宝宝身上,有时喝水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任务。许多妈妈会想,喝水太费劲了,不爱喝就算了,反正喝那么多奶,也算水了。但是,奶不等同于水,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添加辅食后的宝宝,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点的宝宝,由于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渐接近成人,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CC是婴儿的一天需水量。 喝水当然最好的是白开水,但许多宝宝可能根本不接受白开水。解决的方法就是果汁加水,开始1比1,后来越兑越淡,果汁越来越少,几乎接近白开水。养成了喝水的习惯,到时会主动想喝。
每天还可以煮点梨水,放上一两粒川贝和红枣,小婴儿的体质一般是偏热型,容易上火,经常喝点梨水,润肺祛火,即调理了上呼吸道系统,又让宝宝爱上喝水。 对于拒不喝水的宝宝,一定不可以一直顺着他,要想办法改掉这个坏习惯,比如用果汁加水或用小勺喂。
小宝宝的习惯是靠家长来培养的,如果他10个月时不喝水,那到一岁他也不喝,到两岁、三岁,如果一直没有养成喝水的习惯,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喝水量较大,宝宝的尿量、汗量也会比较大,体内原有的郁热会慢慢散出,这也是增强抵抗力、少生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而且,小婴儿肾脏功能发育不全,往往由于喂养不当肾脏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喝水也是增强肾脏功能、滤出毒素的重要手段。身体代谢系统功能增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随之良好运转。
玩对孩子来说,就像阳光、空气、水..[详细]
养宠物就像养小孩一样,在小孩出生..[详细]
学校陆续开学了,恭喜您家的宝贝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