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肌肉性斜颈症
  • Tag:歪脖子,肌肉性斜颈症,婴儿护理 已阅读: 作者:希恩亲子 添加日期:2012-11-20
  • 一、定义及原因

     在婴儿期颈部会摸到一个不痛的硬块,大部份是因为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化,导致肌肉变硬、变短所致。造成头歪一边的症状称为婴儿肌肉性斜颈症,俗称脖子。


    二、症状

    先天性肌肉性斜颈常见于6-8周大的婴儿,临床症状为:
    (一)颈部可能摸到不痛的肿块。
    (二)头偏向一侧。
    (三)颈部转动不灵活。
    (四)脸部不对称(患侧脸部下倾、眼及嘴角下垂、眼睛变小);肩膀一高一低、患侧耳朵前移及头骨不对称(患侧前额骨与对侧后头骨变得较扁平)。
    (五)续发性问题有:姿势性斜视、下颈部或上背部之脊柱侧弯。


    三、治疗方法

    (一)治疗方法以物理治疗方式为优先,透过被动伸展运动、按摩及姿势摆位等不同的物 理治疗方式,可放松、延长和软化紧绷的胸锁乳突肌,以增加病童的颈部灵活度,矫正脸的不对称和颈部倾斜,方法如下:
     1.按摩:按摩患侧的颈部。
     2.姿势摆位:平时及睡觉时尽量将头保持正中位置。若病童左耳偏向左肩,脸转 向右边,则患侧为左侧。
      (1)婴儿床的摆置:患侧朝外,玩具挂于患侧,让病童往患侧看
      (2)喂奶时由患侧喂食。
      (3)可用毛巾枕头来固定病童头部,必要时依医师处方可戴颈圈,但需注意呼吸道的通畅。
      (4)母亲睡于病童患侧。
      (5)抱病童时,将病童头转向患侧;趴着时患侧脸部朝上。
      (6)婴幼儿时期需加强复健及加强肌肉伸展性,需定期回诊。
     3.被动伸展运动:每个动作做到底维持10秒,可渐渐增加次数。
      (1)头前屈
      (2)头后仰
      (3)好耳贴好肩:利用头部倾斜至好侧以延展患侧肌肉,如图一。
    婴儿肌肉性斜颈症
      (4)碰患侧肩膀,如图二。
    婴儿肌肉性斜颈症
     4.诱发主动的动作:病童玩,尽量让病童头部转向患侧。
     5.切记帮病童实施物理治疗时,不可使用太大的力道,以免造成病童受伤。
    (二)透过物理治疗仍无法改善者,应于6个月至1岁施行手术。
     1.手术方法:常见是将紧缩的胸锁乳突肌切开放松,使头颈部的运动能回复到正常位置。
     2.术后照护事项:
      (1)术后第一天伤口会用纱布加压止血,注意纱布是否渗湿,并保持干净。
      (2)术后第二天拆开伤口敷料,注意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并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3)术后两周医师会评估恢复状况,并安排物理治疗,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四、预后

     经门诊追踪、物理治疗后,约80-90﹪的婴幼儿可恢复;有10﹪的婴幼儿需手术治疗,术后再配合物理治疗,可使头颈部的运动回复到正常位置,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 相关文章
  • 1婴儿肌肉性斜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