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尖叫”期如何应对
  • Tag:宝宝,尖叫,健康,疾病,护理,爸妈 已阅读: 作者:希恩亲子 添加日期:2012-11-19
  • 一、尖叫无处不在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种经验,宝宝大约在四五个月大之后,就开始喜欢发出各种尖叫声,而且似乎越叫越上瘾,生气时会叫、高兴时会叫、要喝奶时也会叫……真可谓无所不叫,有时那拉长音的叫声真是让人难以招架。不过还好,随着语言能力的慢慢出现,通常这种尖叫形为都会相应减少,父母也就逐渐忘了那段“尖叫”岁月。

    然而,等宝宝到了两三岁、有了相当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却还是有可能在生气时、一时无法用语言表达情绪时而再次使出尖叫的手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尖叫就是沟通

    语言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在为将来的语言表达做准备了,学习发音,学习对语言的理解,最后才是开口说话。

    宝宝出现尖叫的时候通常在牙牙学语前。因为此时他已经有了发出声音的能力,不过还没有说话的能力,于是他发现尖叫的方式也能够与大人“沟通”。例如在看到人时,一声尖叫就能让大人马上出现;捡不到玩具时,一声尖叫就能让大人帮忙捡回玩具。所以,尖叫就变了他在前语言阶段的一种沟通方式。

    另外,有些宝宝对于自己拥有的尖叫能力感到兴奋、有趣。如果大人在宝宝尖叫之后出现特殊的表情,例如夸张地张大嘴巴、瞪大眼睛等,那么宝宝就更会把尖叫当成一种游戏,因为他希望看到大人那丰富的表情。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到两三岁之后还习惯用尖叫来表达情绪,那多半是因为父母没有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当宝宝在面对挫折或压力时,如果他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语言,那么尖叫声就不会经常出现。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宝宝这边一尖叫,父母那边就马上妥协,这就更容易让宝宝养成“先声夺人”的习惯。

    三、尖叫的分龄处理法

    面对幼儿接连不断的尖叫声,家长可依据其不同年龄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A 0~1岁

    1、先分辨宝宝的需求

    当婴儿尖叫时,通常都是有目的的,例如要找人陪、想找人抱、想出去玩等。时间一长,父母多半也能从宝宝的哭声或叫声中分辨出宝宝的目的来。所以,父母一开始最好先用语言告诉宝宝:“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你等我一下。”先让宝宝听见声音或看见人,如果没有什么危险,就不要马上去做宝宝所要求的事,免得强化他以尖叫来达成目的的意识。

    1岁内的宝宝,他们会发觉虽然自己的个头小,却能用最大的声音去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尖声叫喊就是一种测试嗓子的最普遍的途径。对他们来说,自己能发出这种奇特的声音是一件相当刺激、相当有趣的事情。于是,在他们想表达什么的时候,就会用尽全身力气去喊叫。如果他们的叫声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下一次,他们的分贝会更高,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2、转移注意力

    如果宝宝只是无聊乱叫,那么父母可以马上拿出玩具,或是拿出一个会发出声音的东西,并立即问宝宝一些问题。对宝宝来说,只要出现更新鲜的东西或是有人向他发问,那么他多半会忘记继续尖叫下去。

    3、稍微抱紧宝宝

    当宝宝大叫时一般会全身用力,如果妈妈怕宝宝叫得太久又没有太好的办法,则建议先把他抱起来,让他贴着妈妈的身体,然后在他耳边小声说话。这样宝宝就无法继续用力,继续大叫的动力就减少很多。

    4、试试对宝宝大叫

    一位有经验的爸爸提供了他的独特方法,当宝宝开始大叫时,他马上也陪宝宝一起叫。这样宝宝就会停下来,以观察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宝宝继续大叫的话,他也会马上跟着叫。久而久之,宝宝就发现大叫似乎只会引来大人的叫声,逐渐也就不再大叫了。

    B 1~3岁

    1、先按兵不动

    如果宝宝的大叫并没有什么危险,只是习惯用叫声来达到某种目的,那么妈妈可以先看着他,脸上不要有太多表情。等他叫完了,妈妈再拉着他的手,明确地告诉他:“你这种大叫的方式不好,妈妈听不懂。你可以换另外一种方式,换一种妈妈能理解的方式。”

    2、请他说出来

    如果妈妈已经了解宝宝的目的,例如他要玩某个玩具、他不想睡觉等,那么可以主动把事情说清楚,然后请宝宝用说的方式再表达一次。如果宝宝不肯照做,妈妈就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暂不搭理他。

    3、先带离现场

    如果宝宝在公共场所大叫,特别是在很安静的地点大叫,妈妈就要先把宝宝带出去,然后再告诉他:“如果你继续大叫,我们马上就回家,回家后也不准看电视。”用剥夺权利的方式来回应他的叫声。

    如果宝宝在比较热闹的场所大叫,妈妈可以蹲下来告诉他:“你看,别人都在看你呢,你这是怎么啦?”“那边的小弟弟都被你吓哭了,你还要叫下去吗?”“你要是继续叫的话,下次别人就不欢迎你了!”用充分的理由让他明白,胡乱大叫是非常不合适的行为。

    如果宝宝因为玩玩具或做游戏遭遇挫折而大叫,那么妈妈就把他带离现场或没收玩具,并且明确告诉他,如果不讲道理而乱叫,那就不能继续游戏,必须先离开。

    尖叫的主要原因及应对

    也许尿湿了、饿了、累了、想睡觉了或者受伤了。

    当宝宝尖叫的时候,你该看看宝宝身上有没有什么令他不舒服的状况发生:尿布湿透了吗?小手擦伤了吗?或是超过几个小时没有吃东西了?

    也许是感觉到寂寞了。

    宝宝常用尖叫来要求父母的靠近和爱抚。这时你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忙碌于工作或家务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

    也许是因为情绪的不稳定而显得烦躁不安。

    这时你需要做的是,积极地回应宝宝的感受。你可以拥抱他、抚摸他或对他说话,令他安静下来。也许是不想被长期的关在围栏或婴儿床里。

    你可以轻轻地把他和他最喜欢的玩具一起转移到别的地方。对于小宝宝来说,知道你在他身旁,或是一个新鲜有趣的环境都可以让他立刻转移注意力。

    尖叫的益处

    其一,宝宝在利用它锻炼自己的发音系统。就像小鸟初试啼声一般,宝宝会觉得自己竟能发出这样的声音,真是太有意思了!兴趣是学习发声的基础。

    其二,这是宝宝对周围环境的积极反馈,它能让父母了解宝宝的意愿,并予以相应地满足。尖叫能使照顾者和被照顾者产生良性地互动,是加强亲情链钮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