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位妈妈的育儿经验,从自身结合实际讲述了断奶时期宝宝和妈妈的心理路程——喂养宝宝:照书养,也能照自己感觉养 。
看到一些妈妈在各个网页询问育儿法,其实真的很多感慨,因为至少在喂母乳上,为了达到长时间喂奶或是定时喂奶,能全母乳执行育儿法的妈妈是少数,那为了全奶瓶喂母乳,定时定量喂,多少妈妈喂奶喂的格外辛苦,因为挤奶本就是一件很辛苦又有压力的事情。
我也看过不少育儿书,但基本上在照顾我的宝宝上,一切就是顺应着宝宝的需求走,以及看时机成熟了,该训练的就训练,如此罢了。
至于训练的时机点,考验的是妈妈对于自己孩子的了解程度。
不是别人家的一岁可以断母乳,正餐吃的好,我家也模仿学习。
不是别人家的两三个月就不管他哭的让他睡过夜,我家也来模仿学习。
学的到,感谢别人传授的方式。
学不到,母子双方弄得又辛苦又有压力,甚至母亲只觉得教养挫折。
前两天看到下面这篇文章“三岁定终生,有科学依据”:
俗话说「三岁定终生」,真有科学依据。德国动物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承受过大压力的话,基因会随之改变,长大后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比较无法忍受压力、挫折,记忆力也比较差。这项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精神医学中心〈Max Planck Instituteof Psychiatry〉的科学家克里斯多福?穆加特伊德主持这项研究。他在接受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专访时表示,婴幼儿时期若常承受过大压力,就会影响以后的行为。
研究人员以老鼠做研究,让刚出生的老鼠和母亲分离,有的一天分离三小时,有的分离十天,小老鼠感觉自己被母亲遗弃,心理很容易充满压力,研究人员持续观察牠们往后的身心状况。结果发现,刚出生的老鼠一旦遭「遗弃」,终其一生会变得较脆弱,比较无法面临压力,克服挑战,记忆力也比较不好。
研究人员解释,可能是因为压力改变了一些基因功能,老鼠一遇压力,就会制造高浓度的压力荷尔蒙,这些荷尔蒙会改变基因运作,基因出现变化,很可能又制造出更高浓度的荷尔蒙。研究人员表示,证据显示,幼童时期若遭受虐待、忽视,长大后也比较容易出现忧郁等身心疾病,这也可以印证在人类身上。
由此我才开始反省我自己最近对两岁儿子的要求是不是过于严格了。
我的孩子早产出生,体重1274克,老天保佑,只有出生后两个月有呼吸上的问题,连用奶瓶喝奶都会脸部发黑忘了呼吸,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定时定量喂,甚至狠心的让他哭不理他?
当孩子一切状况跟正常婴儿一样的时候,我们也不可能舍得的让他想喝奶喝不到,要哭就不理他的方式,而后来我改了全母乳喂养,孩子对于我的依赖则就更深了。
回首这段日子,老实说,连续两年从没有一次睡满有三小时过,一岁之前甚至是每两小时就要醒来喂他,我只能说我是铁打的身体,但孩子有需要,我就是响应他。
我家一岁三个月前不吃副食,几乎是全母乳,但一岁三个月后就是慢慢在我的引导下,正餐越吃越好,现在则是跟我们大人吃一样的干饭菜,母乳只剩夜奶,一切是如此的美好下,我贪心了。
对于孩子睡前的讨奶,我开始不耐烦,开始会觉得怎么那么大了不能跟哥哥一样自己去躺好睡(哥哥喝奶粉的,他的一觉到天亮我们也从没训练过,反到一觉到天亮的因素是他厌奶),然后也深刻觉得“大了该要教”,所以每次孩子讨睡前奶的时候就是我算总帐的时候,挑孩子不乖的地方跟他说“你现在不能喝ㄋㄋ,等夜里睡了才能喝”,心里冀望着这样的训练方式,能让孩子慢慢不喝睡前奶,也慢慢做好断奶准备。
实施几天过去,我只发现,我的孩子越来越暴怒,越来越不受控制,以前那个我一说话就乖乖听话的孩子不见了,我不知道我哪里没做好,甚至想是不是我上班了,孩子跟我距离远了(因为孩子我自己带到两岁才回职场),种种想法在我看到“三岁定终生”的文章时,我才意识到,我太严苛要求我的孩子了,他的讨奶不过是想拉进我跟他的距离,而我却只有感到疲累跟厌烦,甚至怪罪孩子不懂事,甚至在前一晚狠狠的打了孩子屁股几下。
玩对孩子来说,就像阳光、空气、水..[详细]
养宠物就像养小孩一样,在小孩出生..[详细]
学校陆续开学了,恭喜您家的宝贝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