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孩子,家长请放下权威
  • Tag:家庭,教育,健康,孩子,权威,尊严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3-04-23
  • 如果是因为你脾气大,事事严肃,孩子听你的话,那可能就是教育的失败。

    案例一:

    一天晚上,宝宝趴在爸爸耳朵上悄悄说:“爸爸,我要是能当上妈妈就好了!”这小家伙,怎么会突然冒出这样的念头?爸爸饶有兴趣地让她说说发生什么事情。
    “妈妈要求我每天晚上都看书,可是她却在那里看电视。我跑过去看电视,她就很不高兴地说:‘去去去,别看了,看书去。’可是,我也学了一招,眼睛一边看着书,一边偷偷斜着瞄着电视看。”

    宝宝继续说:“妈妈见我看书不认真,就让我来书房画画,她却还在看。我心里不愿意,可又不敢不听话。凭什么她就能管着我,也不问问我到底想干什么。”宝宝叹了口气说“所以我说我要是当上妈妈就好了,那样,不仅可以随时看电视,或者干别的我想干的事情,还可以在我的孩子面前摆‘妈妈架子’。”

    这个案例并不是个案,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上演这样的情境。很多父母都是一边严肃要求孩子不能做什么事,自己却毫无约束享受生活。

    也许你心里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是我生的;我能给他提供成长的优越条件;我会帮助他处理很多困难,给他指明人生的方向,所以我值得他尊重,甚至他怕我都不过分。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尊严,真的是这么来的吗?显然不是。

    父母真正的尊严是在理解、尊重、关爱和宽容地对待孩子中,孩子内心自发产生的对父母的尊重和敬爱。而强行端起权威架子,不仅会破坏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甚至还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所以,你不妨放下权威架子,以身作则,给宝宝一个正面的形象,才能换来ta的好习惯和好修养。

    案例二:

    宝宝的老师向家长反映,宝宝在课堂上和同桌为争一支铅笔吵了起来,导致老师没法继续讲课。家长听了十分生气。因为经常在上学之前会叮嘱宝宝:“在学校里要乖,别惹事,别和同学吵嘴打架,不要给老师添麻烦。家长此时会有“我天天教她都白教了!这次非得好好教训教训她,否则以后出更多乱子!”的想法。

    但是打孩子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不如好好讲讲道理,或者轻松调侃宝宝又惹祸了。宝宝有了台阶下,教训自然谨记于心。可见,面对孩子,放下自己的架子,得到的往往是更好的教育效果。

    但是,放下父母架子,平等地和孩子相处,并不是说在孩子面前就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曾有这样一件事情:

    大街上,一位中年妇女在那里揪着一个男孩的耳朵说:“你说我怎么那么倒霉?你爸爸把咱们撇下了。我卖水果供你念书,我哪里对不起你了?你还到处给我惹事。我求求你了,小祖宗,你别再给我添麻烦了……”那位妇女骂着骂着就累了,后来干脆坐在地上骂,不一会儿又给孩子跪下,央求孩子一定要争气。路人有的劝解,有的摇头,可那个男孩依旧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你会说那个孩子太没良心了吧。 可是,你想过没有,那么不顾自己的尊严,既能在大街上责骂孩子又会当众低声下气求孩子的妈妈,她的权威从何而来?又如何让孩子信服?

    面对孩子不摆架子,但一个人的起码尊严,却是要永远保持的。有尊严的父母,才会受到孩子的尊重;有尊严的父母,才会教给孩子什么是真正的人的尊严。

    如果你的上级,凭借他的地位,每天对你批评、贬斥和责骂,每天端着上司的架子对你指手画脚,你会尊重和信服他吗?当然不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孩子听你的话,如果是因为你人高马大,那就是你教育的失败。你主动和孩子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不用权威要挟孩子,而孩子还能自然而然地主动配合你,那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