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时
  • Tag:孩子,偷拿钱,家庭,教育,父母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3-04-23
  • 孩子偷拿家里钱的原因

    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能很多孩子都做过这样的事。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根本分不清“偷”和“拿”的区别,以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可以“拿”过来。

    孩子拿家里钱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比如买喜欢的文具、玩具,买喜欢吃的东西,玩游戏机或参与其他娱乐活动等。他们要满足这些需要,以正当方式跟家长要钱往往通不过,于是采取私自去拿的办法。

     

    案例:孩子偷拿钱买零食

    孩子六岁半,快要上小学了,这个暑假里我想让他放松放松,就没给他报任何的兴趣班,让他好好地玩玩。可是,就在前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件事:孩子偷偷地拿了我放在包里的钱,虽然不多,只有10块钱。家里没有别人,也没来过客人,所以我知道是孩子拿走了。当时,我很生气,就告诉了老公,老公把他叫到屋里,问:“东东,你有没有从妈妈的包里拿钱?”孩子马上就说:“没有,我没拿!”看到孩子不承认,老公发火了,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最后他才承认钱是他拿的,说是和小伙伴出去玩的时候买零食了。孩子认错了,我和老公就原谅了他,我想:这次管教应该能让孩子记住了吧!应该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吧!

    谁知道,我想错了。没过几天,孩子变本加厉,居然又偷拿了20块钱,后果不用说,又是被老公狠狠地揍了一顿。看着孩子不断地求饶和认错,我突然有了反思:是不是平时我们对孩子控制得太严格了?这样直接的暴力教育会不会有负面影响?孩子偷拿东西的毛病如果改不掉,那可怎么办?

    具体原因有二:

    一是他有购买东西的愿望,如果他买的东西对他有益处,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他买的东西对他有害,家长就需要给他讲明害处。必要时,可以夸张这个害处,但注意,不要空讲大道理,要用生动的例子来传达您的意思。

    二是他有购买欲,但如果家长不主动给他钱,或他不敢跟家长要钱,或他要了,而家长不给,那么他就要自己拿。

    怎么解决孩子偷拿钱的问题

    对于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请家长们不要轻易用“偷”这个字,

    因为:一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是非界限模糊,往往不把拿家里钱去花当成一种严重的错误行为,只觉得没经过爸爸妈妈同意不好,但花钱的需要占了上风,就去拿着花;

    其二,有的孩子认为大人可以自主去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去做,爸爸妈妈可以自主花钱,我要钱,家长不给我或给的太少,拿家里钱花是应该的;

    其三,孩子本来是家里的一个平等成员,因其小,不经过家长同意拿钱花固然是不对的,但毕竟花的是家里的钱。

    所以,家长不宜用“偷”字来表达孩子的行为,应该用“拿”,这样在心理上对孩子压力小些,有利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