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学,数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吗?需要坐在学校的课堂里学吗?需要使用复杂的教具吗?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一定”。所以快坐好,家庭数学教室要上课了!
LESSON 1 比多少——橘子和苹果
授课地:厨房教室
看到家长买水果回来,宝宝兴奋地跟着到了厨房。家长从购物袋中拿出2个苹果和5个橘子,苹果放一堆,橘子放一堆,然后问宝宝:苹果的数量多还是橘子的数量多?宝宝看看苹果,又看看橘子,感觉从大小上来说两堆差不多数量。
然后家长对宝宝说:我们来分水果吧,一个一个分。先分苹果,宝宝一个,家长一个。再分橘子,宝宝一个,家长一个。这时家长停止,让宝宝看看桌上还剩多少苹果和橘子。宝宝会发现,苹果已经分完了,而橘子还有,这说明橘子比苹果多。
家长再把苹果和橘子混在一起,让宝宝按照一个苹果配一个橘子的形式分配。宝宝会发现,分了两对后,还有3个橘子没有苹果配。像这样一一对应从而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是理解数字的基础。
LESSON2 比形状——圆饼干和方饼干
授课地:餐盘教室
到了吃点心的时间,家长往宝宝的餐盘里放了好几块形状不同的饼干,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还有圆形的。家长让宝宝别急着吃,先看看这些饼干都有哪些不同。原来,这些饼干有的有角,有的没有角;有的有四个角,有的只有三个角。告诉宝宝,角的数量是区别形状的主要方法。
然后,让宝宝拿着饼干去家里寻找相同形状的物体,找到了就能吃掉这个形状的饼干。宝宝举着长方形饼干来到客厅,找到了长方形的电视机;来到厨房,找到了圆形的盘子;来到卧室,找到了正方形的相框。饼干吃完了,形状也记住了!
LESSON 3 比高矮——桌子、沙发和凳子
授课地:客厅教室
家长先选择三件高矮不同的家具,比如最高的桌子、中等高度的沙发和宝宝用的小凳子。
家长对宝宝说:宝宝最近长得真快,为了看看宝宝究竟有多高,我们来和家具比高矮吧!首先让宝宝让在站在小凳子边上,让宝宝自 己比较高度,宝宝会发现小凳子才到自己的腰部。然后让宝宝站在沙发边,宝宝会发现沙发的坐垫刚到自己的下巴。最后让宝宝站到桌子边,这回宝宝发现,桌子居然高过了自己的头。
家长再拿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分别放在桌子、沙发和凳子上,让宝宝去拿。当玩具放在凳子上时,宝宝要弯腰才能拿到。放在沙发上时,宝宝伸手就能拿到。而放在桌子上时,宝宝就够不着了,得家长抱着才能拿到。通过这两轮比较,宝宝能亲身体会高与矮之间的差别。
LESSON4 比容积——大杯子和小杯子
授课地:桌子教室
家长拿一个普通大小的塑料杯和一个宝宝用的小塑料杯,再准备两个略大的玻璃杯。
家长先在两个塑料杯里装满水,让宝宝猜那个杯子里水装的多,宝宝通常无法判断装满水的杯子的容积。然后,把塑料杯里的水分别倒入玻璃杯,让宝宝观察两个玻璃杯中水的高度。宝宝会发现,两个玻璃杯中水的高度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同样是装满水的杯子,大塑料杯倒出的水要比小塑料杯倒出的水多。
然后,家长再在两个塑料杯中倒满凉白开,让宝宝各喝三大口。宝宝会发现,小杯子里的水喝了三大口后,差不多就没有了,而大杯子里的水却连一半都没有少。物体的容积这一概念要直接表现出来比较困难,家长可以借助填充物等其他手段展示给宝宝看。
LESSON 5 比大小——大袜子和小袜子
授课地:衣橱教室
家长拿出自己和宝宝的袜子各一只,展示给宝宝看,告诉宝宝:妈妈是大人,穿的是大袜子;宝宝是小孩,穿的是小袜子。这样能给宝宝关于“大和小”的直观印象。
家长再把两只袜子叠在一起,让宝宝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比如:把小袜子叠在大袜子上面,可以看到大袜子;把大袜子叠在小袜子上,就看不到小袜子了。这时家长可以问宝宝:这是为什么呢?然后家长和宝宝一起穿袜子,大袜子和小袜子都要穿。这时宝宝会发现,自己穿小袜子正好,穿大袜子却怪怪的。妈妈穿大袜子正好,却怎么也穿不了小袜子。这两个举动能告诉宝宝,除了用眼睛看之外,还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大小。
最后,家长拿出和已有袜子配对的两只袜子,将四只袜子随意排放,请宝宝根据大小将它们分类,这样可以巩固宝宝关于大小的知识,并教会他初步的归类方法。
LESSON 6 比长短——大牙刷和小牙刷
授课地:浴室教室
家长拿出自己的大牙刷和宝宝的小牙刷,请宝宝将它们对齐。宝宝把牙刷横放竖放,却发现怎么也对不齐:往下对齐了把手,就对不齐刷毛;往上对齐了刷毛,又对不齐把手。这是为什么呢?此时家长要告诉宝宝,因为两支牙刷长短不一样,大牙刷长,小牙刷短,所以会对不齐。
然后,家长让宝宝用自己的手掌去量一量两支牙刷。宝宝用手掌比一比,就会发现:量完小牙刷需要比两次手掌,而量完大牙刷则需要比四次手掌。使用手掌这一固定的物体来测量未知物体的长度,能让宝宝学会比较长短的另一种方法。
玩对孩子来说,就像阳光、空气、水..[详细]
养宠物就像养小孩一样,在小孩出生..[详细]
学校陆续开学了,恭喜您家的宝贝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