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教孩子常犯的7个错误
  • Tag: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4-05-11
  •     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因此有些行为也可以不学。父母需要制订一个计划来改变孩子的坏行为习惯。但是在实施这个计划之前,你必须首先明白你的哪些做法是错的,以及为什么是错的。

    下面是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通常会犯的7个错误:

    1. 认为“这只是阶段性的” 。
    不良行为习惯不会自己离开。它们需要父母的干预。父母等待的时间越长,这些行为就越会形成习惯。因此,不要认为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应该在孩子一有苗头就尽快加以制止。

    2. (父母)成为不良行为习惯的模仿对象。
    父母的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毕竟,孩子们会对其所见加以模仿。因此,父母在准备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之前,首先要严肃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行为。

    3. 没有具体的针对目标。
    父母在实施管教行为时,最好一次只针对一个目标——绝对不要超过两个。而且,制订的纠正计划越具体越好。不要说:“他不是在捣乱。”相反,要将目标定在某个你想纠正的具体行为上,比如:“他在顶嘴。”这样,你的管教才会更成功。

    4. 没有制止不良行为的计划。
    父母一旦发现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就要制订一个可行的纠正计划。这个计划必须包括:(1)列出孩子的不良行为;(2)详细说明如何纠正这些行为;(3)确定新的替代行为;以及(4)制订惩罚措施。

    5. 没有教会孩子某种不良行为的替代行为。
    除非孩子学会了用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原来的不良行为,否则这些行为不会得到彻底改变。父母应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你告诉孩子要停止做某种行为,他要怎样做?没有新的替代行为,孩子就很难改变旧有的行为。

    6. 单打独斗。
    这绝对是个大错误。因为孩子可能会在其他监护者,如父母的另一方、(外)祖父母、老师、托管员、教练、保姆等看护时继续其不良行为。因此,纠正孩子行为的人越多,孩子改正不良行为就越快。

    7.不能持之以恒的实施计划。
    学习一种新的行为习惯最少需要21天。父母实施纠正计划至少要坚持3个星期。直到那时才会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