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瑞康奶粉二段
恒天然公司商标。
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当晚就发布消息,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
3日晚间,恒天然再次发布声明称,此次质量事件涉及的是其销售给其他食品公司用于生产消费类产品的商业乳品原料,而恒天然自有的消费品牌产品均不在此次质量事件的影响范围之列。
涉事产品或达到900吨
恒天然2日发布这次污染消息,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更多详情。
这家企业新西兰奶制品公司执行董事加里·罗马诺介绍说,检测显示,新西兰本地一家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3批浓缩乳清蛋白含有肉毒杆菌。这些“受污”产品总量达40吨左右。
恒天然说,暂时没有收到“受污”产品引发的健康问题报告。
据悉,这些可能造成服食者中毒的受污染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提供给8家制造商,用作生产婴儿奶粉、儿童成长奶粉和运动饮料的原料,涉事产品估计达到900吨。
样品检测耗时4个多月
按恒天然的说法,早在今年3月,企业便发现潜在质量问题,当时对某一产品的检测发现梭菌属细菌。只是,这一菌属许多菌种属于无害,因而企业在接下来几个月里对产品样品实施进一步检测。
直至7月31日,检测中发现了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肉毒杆菌。
问及为何耗时这么久才发现问题,罗马诺回应,这一时间符合现代标准。他说:“我的理解是,得出这一结果所作的科学检测使用了现代技术标准。我们总想做事情快一点,但现实是,根据现有技术,要耗时那么长。”
罗马诺说,这次污染源是恒天然在新西兰北岛怀卡托地区豪塔普工厂的一根受污染的管道。“(发现受污染后)我们立即寻找源头,确定一小段管道没有像本应该的那么卫生。”
他说:“正在对这家工厂的更多产品实施检测。”他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各方正在调查污染情况
恒天然说,已于2日告知8家客户这次质量问题。这些客户现正紧急调查,以确定产品是否受到影响。如有必要,将召回产品。
恒天然拒绝提供8家企业和相关产品名称,拒绝说明“受污”产品销往哪些国家和地区。但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表示,受影响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沙特阿拉伯。
《新西兰先驱报》3日报道,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认定,在新西兰销售的5批婴儿奶粉产品可能受到污染。这一部门说,涉及的品牌是达能旗下的可瑞康(NutriciaKaricare),产品是针对6个月以上婴儿的第二阶段配方奶粉。
初级产业部分管食品安全的代理局长斯科特·加拉赫说:“可瑞康通知,其中3批存放在新西兰奥克兰市的一处仓库,另一批装载在一艘船上,另外一批存放在澳大利亚……可瑞康说,已封存这些产品,不会上架销售。初级产业部仍在核实信息。”
加拉赫说,初级产业部已派小组前往可瑞康在奥克兰的仓库。
据悉,从2013年(5月1日)起,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实施《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进口乳品将通过更严格的检疫提高准入门槛,尤其是进口乳品标注的海外奖项、荣誉、认证标志,得提供经中国驻外使领馆或外国驻中国使领馆等外交途径确认的证明文件。
首次进口要提供污染物报告
据北京《新京报》报道,“美素丽儿”奶粉改标掺假事件、新西兰奶粉二聚氰胺事件……备受家长们“宠爱”的洋奶粉却屡曝出问题。按照新规,质检总局对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只有合格,并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可入境。
此外,自5月1日起,从境外启运的某一产品从某一口岸第一次进口,均视为首次进口,尤其是首次进口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基粉原料(乳基预混料),报检时还要提供微生物、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项目的检测报告。
不合格乳品销毁后要上报情况
一些洋奶粉常宣传在海外有多好,获得多少认证和荣誉,但真实情况消费者往往并不知情。为防止“忽悠”消费者,质检总 局特别要求,进口乳品标签上标注的海外奖项、荣誉、认证标志等内容,需提供经外交途径确认的证明文件,而这个外交途径指的是经中国驻外使领馆或外国驻中国 使领馆来确认。
新办法还规定,进口乳品商要向公众公布乳品种类、产地、品牌等信息,记录进口乳品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编号、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等,记录保存不少于2年。
根据规定,需做销毁或退运处理的不合格进口乳品,进口商完成处理后,要在5个工作日内把情况向检验检疫机构报告,防止不合格乳品被混装二次流入市场。
此外,当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地区发生可能影响乳品安全的动物疫病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质检总局可发出风险预警,再依据疫情变化、食品安全处置,评估后调整或解除控制措施。
学校陆续开学了,恭喜您家的宝贝加..[详细]
以下这几种常见食物,大家一定不会..[详细]
虽然早在胎儿时期,左、右脑发展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