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绝招安抚“夜哭郎”宝宝
  • Tag:宝宝,睡觉,爸妈,健康,护理 已阅读: 作者:希恩亲子 添加日期:2012-11-05
  • 我家有个夜哭郎,很多父母都发现只有抱着宝宝才能睡着,一放下就哭闹不止。长此以往,不仅宝宝睡的不踏实,父母也是身心疲惫,苦不堪言。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宝宝自己自然入睡的呢?

    五大绝招安抚“夜哭郎”宝宝

    睡饱饱,长得好

    俗话说:「一眠大一吋」,良好的睡眠质量可提供生长发育最佳助力,家长应该在宝宝出生后协助建立规律的睡眠模式。不过并非每个宝宝都是安睡天使,有些宝宝精力旺盛,经常临睡前还因为贪玩毫无睡意,有些敏感宝宝则是浅眠易醒,甚至容易惊醒哭闹,使得爸妈一整晚无法安心入眠。

    宝宝出生3个月后可循序建立自然入睡的习惯,养成方式不可过于激进,且应优先响应宝宝的生理需求,并给予充足的安全感。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编印的儿童健康手册上也提到,2、3个月大后,夜里尽量减少换尿布,宝宝如有响动可先不理睬,除非他大哭不然不要喂奶。喂奶时不要开大灯,不跟他说话或玩,亦可逐渐减少喂奶量,让他体会白天和晚上的不同,而逐渐放弃夜间吃奶的习惯,一觉睡到天亮。

    哄睡3大禁忌

    孩子夜间的睡眠分成7、8个周期,浅睡与深睡交替进行,浅睡时会有响动,可能吵醒同床的家长,此时除非孩子大哭,应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抚动作,如喂奶、拍背等,给孩子机会学习自行入睡比较适当。

    NG 1:摇睡

    当宝宝哭闹或睡不安稳时,有些家长习惯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在摇篮内摇晃直到入睡,虽然这样的动作可以提供安抚作用,却可能对尚未发育成熟的脑部造成损伤。

    摇晃的动作会使宝宝脆弱的大脑不停撞击较硬的颅骨,一旦造成脑部组织表面微血管破裂,轻则发生癫痫、脑震荡,重则引发智力低下、颅内出血、脑水肿,应尽量避免采取摇睡方式哄宝宝入睡。

    当前页:1/5 [1] [2] [3] [4] [5]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