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惊还是噩梦?
  • Tag: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4-05-11
  •     无论是做噩梦还是夜惊,都会伴有恐惧的尖叫,除此之外,两者之间并无太大相似之处。和夜惊不同,做了噩梦的孩子通常会在惊声尖叫之后紧接着提出要求:“妈妈,快来!我做不好的梦了!”而当爸爸妈妈来到之后,孩子还会在床上躺着,但却是清醒的。他会清晰记得噩梦的内容,而且通常会要求父母陪他聊天,并且在和爸爸妈妈分享了噩梦的细节之后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首先,孩子表现的紧张、发抖、激动或恐惧,但是在父母的拥抱、亲吻,或喝了一杯热牛奶后,他的情绪会慢慢稳定。孩子会要求爸爸或妈妈陪他睡,或者可能要求去父母的房间。但是,如果父母坚决拒绝并加以安慰之后,孩子通常还会继续入睡。

        以下是夜惊和噩梦的一些症状区分,你可以据此判断孩子是正在遭受夜惊的困扰还是做了噩梦。

    夜惊的症状

    • “身体活跃,大脑沉睡。”
    • 孩子们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情。
    • 如果父母试图安慰,孩子不会回应。
    • 通常发生在孩子入睡1个半小时左右。
    • 睡醒之后通常会焦虑不安或有暴力倾向。
    • 舞动胳膊和腿,表现出害怕的样子。
    • 孩子会在床上动来动去,或者掉下床,父母必须去掉一些未想的障碍物。
    • 当孩子的睡眠周期成熟后,这种症状会减少或消失。

    噩梦的症状

    • “大脑活跃,身体沉睡。”
    • 孩子会记得发生的事情。
    • 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和爱抚。
    • 通常发生在午夜或后半夜。
    • 把孩子叫醒后,他会慢慢平静下来。
    • 暂时性的肌肉麻痹会阻碍手或脚的行动。
    • 孩子的活动不活跃,父母不必移除障碍物。
    • 会持续发生,贯穿孩子的一生。
    •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夜惊?
    • 如果你怀疑孩子受到夜惊的困扰,最好是去咨询医生。不幸的是,很多儿科专家并未做出夜惊的诊断,而是将其诊断为做噩梦。父母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可以请儿科医生为你转介以为小儿神经科医生,或打电话给当地的睡眠研究中心进行咨询。
    • 关于孩子的夜惊问题,父母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写睡眠日记,从孩子夜里第一次惊醒的时间写起。睡眠日记要包括孩子整夜的睡眠情况,并记录任何孩子叙述的在学前班或日托所发生的事情。此外,日记也应包括对晚饭和饭后零食的记录、孩子整晚的情绪,以及简要描述孩子看过的电视(电影)节目。
    • 最后,还应看家族是否有任何类型的睡眠障碍史,包括:梦游、梦呓、做噩梦,以及尿床。可以画一幅家族成员表,在每个成员的名字旁边标注其睡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