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不爱吃饭怎么办?
  • Tag:偏食,不爱吃饭,没胃口 已阅读: 作者:希恩亲子 添加日期:2012-11-17
  • 「我们家小孩似乎胃口很小,吃一点就饱了,而且吃饭的时候很容易分心…」

    「我的孩子从来就不曾乖乖的在餐桌吃饭,都要追着他喂饭…」

    以上的情境,对于家里喂食有幼儿的家长来说,您是否感到相当的熟悉与困扰呢?

    有这些情形的孩子,在平日的饮食营养摄取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营养摄取不足,或是不够均衡,对于孩子的身高体重及脑部发育成长,都可能会比同年龄的小孩差,身体的免疫功能以及肠胃道也较容易出现问题。

    根据2009年美国儿童肠胃营养学专家Kerzner发表在「临床儿科医学雑志(Clinical Pediatrics)」的研究报告显示,临床上常见的幼儿喂食困难现象,可概略分为六种不同类别,包括:「精力旺盛但胃口有限」、「感官选择性挑食」、「父母过度担心或错误认知」、「创伤后抗拒进食」、「具有潜在疾病问题」、「亲子关系失调导致」等。

    在门诊中,最常看到的喂食困难类型为「精力旺盛但胃口有限」与「感官选择性挑食」。

    「精力旺盛但胃口有限」的小孩,对于周遭的环境充满着好奇心,对于游戏跟玩耍看得比吃东西要来得重要许多,即使再美味的食物,似乎都无法将他的注意力从周遭的环境吸引过来。胃口有限的孩子,因为活动力强,加上摄取食物的量有限,因此能量的摄取很可能不足,对于成长及发育会有不好的影响。

    「感官选择性挑食」,则是孩子对于食物的类型、颜色、口感以及烹煮的方式,有其特定的好恶,导致吃东西的时候喜欢的就很喜欢,不喜欢的就连碰都不碰一下,非常容易造成特定的营养素摄取不足。

    这些偏挑食儿童的用餐时段常是父母亲或照顾者的梦魇,最近有位妈妈与外婆带她们的4岁男童求诊于我,从妈妈的口中主诉儿童的用餐行为,证实她的宝宝是精力旺盛胃口有限的喂食困难儿童,小朋友已满4岁,身高97.3公分,参照父亲173公分与妈妈163公分的身高,小朋友身高略嫌不足,体重13.8公斤,依 生长曲线图的标示显示体重明显不足(3-10个百分位),从病史、理学诊断后显示此儿童无慢性病史,无过敏性体质,但却有饮食不足,体重过轻并生长迟滞等问题。

    在看诊过程中发现小孩较喜欢与外婆亲近,因外婆为诱导其孙儿吃饭会买各式各样的玩具(积木、火柴盒、小汽车、变形金刚等),以助「提振食欲」,妈妈为小孩的供餐者,用餐时段对与小孩则采取施压政策,常声嘶力竭的强迫他专心静坐吃饭,但屡战屡败,长期「征战」结果,妈妈与外婆因「施压」与「怀柔」政策的不同 互得焦虑症,小孩意外成为幼儿园班上的人气王,因为他有无数的玩具可与同学分享,但却因此成为老师的眼中钉,因为用餐时间有不少饥肠辘辘的同学为了玩他的火柴盒、小汽车,而影响用餐时间。

    妈妈提供的饮食时间与记录发现,小孩摄食最多的为正餐间的「零食」时段,零食内容以饼干、蛋糕与炸鸡块为主,整体热量评估显示小孩每日平均只接受其标准摄食热量的8成左右,抽血检验数值显示小孩血中锌浓度偏低62.7 mg/mL(正常值>70 mg/mL),根据临床经验,锌不足与此儿童长期饮食不足与饮食内容不均有关连。

    经由笔者给予正确的偏挑食饮食行为辅正计划与营养师的饮食辅导,加上外婆停止给玩具3个月后,这位偏挑食儿童的正餐用量提升了近50%,零食用量少了一半以上。最近(小孩4岁8个月)的体重已达15公斤,身高101公分,目前仍在门诊定期追踪中。

    幼儿时期是正确饮食行为的重要养成阶段,国际知名的儿科医学雑志Acta Pediatrics的一篇研究提到有早期喂食困难的孩子,包括吃得过少,或对食物兴趣缺缺等,经过八年的长期追踪,发现有80%的孩子依然有喂食困难的现象。

    许多家长应发现其孩童有的喂食困难时,常在市面上买一些特定成份营养素的补充品,例如维他命、益生菌、助消化剂、鱼肝油或鸡精等等。家长想藉由补充上述等营养补充品以助其孩童有更好的营养与生长状态。上述的营养补充品可能有助于补充孩童体中的部分营养素或改善肠道功能助消化与吸收,但并无法有效改善儿童偏 挑食行为。

    笔者建议家长应先寻求小儿专科医师的协助,判别孩子喂食困难的根本原因,从行为面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用餐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在未来不会再次发生喂食困难的现象。

    偏食导因主为家长与儿童饮食行为互动不良的后果,因此针对偏食儿童的饮食卫教治疗应先着重于导正家长对于饮食内容与饮食行为的正确观念,家长要于三餐正常时间喂食小孩,勿给小孩零食,尽量在三餐中让儿童多尝试新食物,变换食物的烹调方式,及鼓励方式替代过度奖赏或责骂等行为,饮食过程尽量心静气和并减少电 视、玩具、计算机等接触,可改善儿童偏食行为。

    现今经济压力大的父母大多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可能会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以及营养摄取状况,作为照顾者(父母)的本身应充实育儿的营养知识,了解儿童正常或不正常(偏挑食)的饮食行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