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婴幼儿睡眠护理锦囊
  • Tag:宝宝,健康,护理,爸妈,睡眠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2-11-04
  • 【新生儿睡眠】睡觉不宜穿太热。被窝湿度较高,加上宝宝代谢旺盛,容易诱发“闷热综合征”,可致宝宝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同样,用电热毯也容易因为温度过高引起轻度脱水而影响健康

    宝宝和父母同睡,大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很容易造成宝宝大脑供氧不足,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父母睡觉如果打鼾、睡觉“不老实”,对神经系统尚在发育的宝宝来说,会导致睡眠不稳、半夜惊醒的状况。宝宝从小开始独睡,有利于降低对父母的依赖,对日后入园排除分离焦虑也有很大的帮助

    【怎样逐步分床】在度过出生期后就可训练睡小床。婴儿床一开始可以卸下一边护栏,紧贴大床,待宝宝习惯这样的方式后,再全部装好,每隔几天移开一点,将小床一点点推开,最后实现独立睡小床。刚开始可能比较困难,可以等宝宝睡熟后,把他抱回到自己小床,让宝宝每天在自己小床醒来,给点玩具自娱自乐

    趴着睡的宝宝不易溢奶,有助腹胀气的宝宝排气。胸口紧靠着床被,宝宝较有安全感,不会惊吓易熟睡。头型、脸型较修长。但这种睡眠姿势对心、肺、胃肠及膀胱等脏腑器官的压迫较重。若心肺功能不佳,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或有肺炎、感冒咳嗽、痰多,以及扁桃腺特别肿大、发炎的宝宝,不适合趴睡

    【培养孩子睡觉好习惯】1、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排毒,应静听音乐;2、晚间11-凌晨1点,肝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3、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不宜熬夜;4、凌晨1-3点,胆排毒;5、凌晨3-5点,肺排毒;6、凌晨5-7点,大肠排毒应排便;7、凌晨7-9点,小肠吸收营养时段,应吃早餐。大人同样受用

    【不同年龄宝宝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新生儿:19~20小时; 1月~3个月:17~18小时; 3月~6个月:16~18小时; 6月~1岁:13~14小时; 1岁~3岁:12~13小时; 3岁~6岁:10~12小时; 6岁以上:9~10小时。

    【别轻视宝宝的呼噜】打鼾会影响宝宝发育,千万别掉以轻心!打鼾会使宝宝长期缺氧、血压升高,使宝宝缺乏深度睡眠,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也会使宝宝的智力受到伤害。宝宝打鼾常常是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的原因,要及时治疗并注意休息

    若想宝宝有个好看的头型,就要注意宝宝的睡姿和夜间护理。宝宝生长到4~6个月的时候,进入塑造头型的重要时期,新妈妈不要让宝宝一直保持一个睡姿,要多更换,以免宝宝的头型发育异常。新妈妈还可以采用一些定型枕、定型书等道具,帮助宝宝睡出漂漂亮亮的头型

    睡觉特容易惊醒,放下去一会就惊醒大哭的宝宝,非常没安全感,宝宝还小,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3个月后这种情况会慢慢减少和改善。如果宝宝睡觉易惊,可以在宝宝入睡前放一点舒缓的音乐,宝宝睡熟后注意不要让他的小手压到胸口,宝宝惊觉时,轻轻握住他的小手,或者拍拍他的后背,给他安慰,他会很快入睡的

    【宝宝的睡姿与性格】晚上宝宝怎么睡?胎儿型:外刚内柔,充满无法抗拒的魅力;树干型:性格开朗,具有领导力和号召力;思念型:性格外向,易融入集体,但多疑且偏激;士兵式:保守,很原则性,一贯强势;海星型:乐于助人,朋友很多,标准的老好人;自由落体型:好动,个性倔强不服输体肥大

    经典婴幼儿睡眠护理锦囊

    婴儿适宜侧卧睡,前额和枕骨都不会受挤压,侧卧限制了下颌骨过度发育,防止两腮过大。注意两侧交替,不要垫枕头,用两块包棉布的楔形海绵,一块垫在宝宝的腰部,一块垫在卧侧前臂。从出生到3个月,坚持侧卧,成年后颅骨轮廓优美,但五官过于靠近、脸型过小、颅骨前后径过大的宝宝,不适合侧睡

    【宝宝睡眠】1、被子不宜太厚;2、不宜在哼唱声中入睡;3、白天不宜睡得过久;4、宝宝睡眠不宜经常更换照看人;5、宝宝睡眠不宜睡得太晚;6、宝宝睡眠不宜在睡前对宝宝过分“在旁关照”;7、宝宝睡眠不宜依赖“摇睡”;8、宝宝睡眠不宜亮灯睡;9、宝宝睡眠不宜让宝宝俯睡

    【宝宝磨牙有可能是1、孩子睡觉以前吃了太多的食物,增加了消化系统的负担。2、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引起晚上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缩,就会造成磨牙。3.精神紧张,比如:白天受到父母训斥,或是睡前过于激动。4、由于患有某些疾患,如佝偻病、癫痫等

    婴儿晚上睡不安的原因很多,往往与睡眠条件不好引起不适或身体有病有关,也有可能是缺钙。饥饿、被子盖得太多、尿布湿了或尿裤太紧、白天睡太多等,都可影响晚上的睡眠。孩子出现轻度哭闹或烦躁不安时可轻拍或抚摸孩子,不要马上又抱又哄,或给他喂奶和喝水,这样会养成孩子夜间经常醒来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