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咪宝贝挑一双好鞋秘籍
  • Tag:鞋子,弓形脚,宝宝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3-08-26
  • 穿好鞋,走更长远的路!
    无论是孕妈咪或小宝贝,行走时的安全都必须格外留心,因此,该如何依照需求挑选一双合适的好鞋,是所有人都不容忽视的重点。


    聪明妈咪穿好鞋
    怀孕期间不管在身体、心理,孕妈咪都必须柔韧的适应接踵而来的各项变化,为安然度过孕期、迎接宝宝诞生,全部一一做好准备。


    孕妈咪常见的「唐老鸭」站姿
    怀孕满4、5个月后,此时妈咪已经能明显感受肚子变大,但随着腹部隆起身体的重心也逐渐转移,为了适应变化孕妈咪常会将腰腹部向前挺出,双脚也为了更省力而平稳的行走,会出现脚尖微微朝外的「外八」姿势,换句话说,也正是以类似「唐老鸭」的姿势站立或行走,亚东纪念医院复健科主治医师沈家亿表示,以生物力学的观点来看,「唐老鸭」站姿较为省力,能暂时让妈咪的不适获得缓解,但长久来看,腰椎持续维持过度前倾仍会造成身体负担。


    适度增加体重 避免膝盖、腰背负担
    随着孕期步入后期,孕妈咪的身体会分泌大量的松弛素(Relaxin),功用为让骨盆关节旁边的肌腱韧带松弛,使得子宫不易被骨盆所压迫,容纳宝宝继续在妈咪腹中成长,也为了生产做好预备。但松弛素的效果不单只作用于子宫,连带也会使神经、肌腱、韧带放松,这也正是孕妈咪常感腰酸背痛、不耐久站的原因之一。

    对此,孕期应固定进行和缓的运动以增加肌耐力,另外,体重也不应增加过快、过多,才能减轻对膝盖、腰背部的负担。再者若属于水肿型的体质,休息和睡前也可以在小腿位置垫枕头将双腿抬高、帮助血液回流至心脏,也对减缓浮肿情形有所帮助。


    挑选优质好鞋必备7条件
    选购新鞋前,孕妈咪应确切掌握下列7项必备条件,并一一检视是否符合标准,才能挑选出一双最合适也最舒适的优质好鞋。


    (1)防滑效果
    挑选时应翻到鞋底确认有无防滑纹,另外,橡胶材质的鞋底比塑料材质更为耐磨,防滑效果也更好。孕妈咪最担心的正是跌倒碰撞,因此在雨天或湿滑的地面行走时,自己一定要提高警觉以避免伤害发生。

    (2)透气度
    对于体温较高又多汗的孕妈咪而言,鞋子应选择透气性佳的真皮或布制材质,至于合成皮革透气性差,长期闷热可能导致香港脚、湿疹等皮肤问题,并不适合孕妈咪穿着。

    (3)吸震能力
    我们都知道孕妈咪不适合高跟鞋,但过于平坦的鞋其实也不适宜孕妈咪穿着,原因在于走路时双脚承受的力量并非均匀分散至脚底,太过平坦或鞋跟太高,都会使足部的受力更不平均,但适度的鞋跟、鞋底厚度与气垫能帮助吸震、避免脚跟疼痛。鞋底稍有一点厚度,而鞋跟在2公分高是既吸震又舒适(鞋底前后落差约1公分左右)的款式。另外,气垫鞋提供双脚分散压力的缓冲空间,穿起来也比一般鞋款具保护性,尤其对有足底筋膜炎的女性来说更是合适。

    (4)易穿脱设计
    随着肚子逐渐隆起,孕妈咪也越来越不方便弯腰穿袜、穿鞋,选择易穿脱的魔鬼毡、松紧带鞋款,对孕妈咪来说也比较方便。

    (5)楦头宽松舒适
    妈咪经历十月怀胎体重一定增加不少,再加上怀孕后期普遍都有水肿困扰,尤其在经过一天久站或久坐,夜间水肿的问题也会更加明显,整个孕期通常双脚尺寸会比孕前大1~2号,因此,选择楦头宽松的鞋款能提供脚趾较多的伸展空间。

    (6)下午挑鞋
    下午时段双腿会略微肿胀,因此选择下午时段试鞋会比较准确,才能避免早上买的鞋穿到下午就变得紧绷不合脚。

    (7)其他
    买鞋一定要经过试穿,亲身体验鞋子是否舒适或合脚,确认符合需求再行购买。一般来说,简易的挑鞋测量法是在后跟塞进一个指头最合脚(大约大半号),而孕妈咪的标准可以更宽松些,非水肿体质选鞋可大个1号左右,水肿体质则大个1.5~2号,穿起来才舒服好走。但也别因此而买大超过2号以上的鞋子,以免走路时松脱而被绊到、跌倒。

    一走就痛!讨厌的足底筋膜炎
    人体的足底有一块脂肪垫,这块脂肪垫是双脚天生的气垫,能帮助分散、支撑身体的重量,但是当体重持续上升、走路时间过长,这层脂肪垫就会开始退化而逐渐变薄,耗损到不敷使用足底筋膜炎就会找上门。
    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只要踩踏到地面就会感受一阵剧痛,其中又以晨起后下床的第一步最为疼痛,这是因为夜间长时间维持相同的睡眠姿势,足底呈现过度伸展的状态,在多走几步路后痛感就会稍稍缓解一些。


    当心!这些鞋款不适合孕妈咪
    孕妈咪在挑选鞋子的时候,应该以「安全」、「舒适」为两大中心概念,至于下列5种时下流行的鞋款虽然好看,却不是这么适合孕妈咪:


    (1)又高又细高跟鞋
    穿高跟鞋就类似踩高跷的原理,需要绝佳的平衡感才能步伐稳健的移动,相同场景换到大腹便便的孕妈咪身上,走得稳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了──毕竟为了维持重心稳定,孕妇会习惯性向后挺腰、使腰椎前凸,若穿了高跟鞋为维持平衡会让腰椎加倍前凸,连带也使得腰酸背痛、肌肉拉伤的严重程度加剧。

    (2)尖尖长长巫婆鞋
    鞋子前端形状又尖又长的巫婆鞋,让浮肿的脚趾头受挤压没有空间伸展,使血液循环更加受阻,也可能因为摩擦破皮而导致伤口疼痛感染。

    (3)恨天高厚底鞋
    厚底鞋虽然不是高跟鞋,整体看似前后都加高应该非常平稳,事实上厚重的鞋子会降低双脚敏感度,且重量过重也让走路像疲累的拖着双脚,既不安全也不舒适。

    (4)鞋底平坦平底鞋
    如同前文提及,过于平坦的鞋子吸震效果不好,且足底受力分布不均,穿久了脚跟容易疼痛,不如选择鞋跟约2公分的鞋款较为恰当。

    (5)夹脚拖鞋
    夏天时,不少女生喜欢穿轻便凉快的夹脚拖鞋出门,但夹脚拖鞋仅以细绳支撑,对脚的包覆性不足,行走时鞋体和脚掌间会露出空隙,反而容易被后人踩到而跌倒。再加上拖鞋容易在行走的过程中松脱,孕妈咪反而必须提心吊胆的小心走路,心情上更是一点也不轻松。如果夏天希望双脚保持通风凉爽,选凉鞋(并非拖鞋式凉鞋)会更为合适,毕竟多了几条固定鞋子的绑带,走起路来也比较安全


    室内拖鞋重视防滑吸汗
    家里是最放松而舒适的环境,应选择材质舒服又柔软的室内拖鞋,而孕妈咪体温较高容易流脚汗,如果拖鞋还具有吸汗、透气的特性,也可以预防双脚潮湿闷热而引发霉菌感染。


    靴子保暖,短靴比长靴更合适
    冬天为了保暖和造型好看,不少女生都会穿上时下流行的靴子,就连孕妈咪也不例外。靴子的重量过重一样会造成行走的负担,至于高筒的靴子虽然包覆性较佳,却可能因为水肿而感到紧绷,甚至无法拉上侧边的拉链,倒不如选择中低筒的靴子更能让小腿自在不受限,其他挑选原则和一般鞋款并无差异。


    扁平足妈咪的选鞋重点
    如同前文提及,妈咪在孕期会分泌松弛素使肌腱、韧带放松,但松弛素影响的范围遍及全身,就连脚底足弓的韧带也会松弛,造成暂时性的足弓塌陷,即为「功能性扁平足」,所幸随着宝宝出生,体内的松弛素不再分泌,肌肉、韧带的松紧度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建议孕妈咪若经检查确认有功能性扁平足,或是原先就有扁平足的困扰,因为走路时前足掌和足跟易出现疼痛感(这两个区块是承受身体最多重量的部位),建议可挑选有专用足弓垫的鞋会比较舒适。


    高跟鞋对健康带来的4大伤害
    穿上高跟鞋可拉长腿部比例,让女性拥有更修长的漂亮身型,因此许多爱美女性的鞋柜里总少不了它的存在。沈家亿医师提醒,即便未怀孕或是产后,虽然比起孕妈咪少了腹上的重担,但是经常穿高跟鞋仍会对健康带来下列危害:

    (1)人体的活动是经由肌肉一连串的连续动作构成,鞋跟过高将导致身体前倾,但中间的足弓未获得支撑,不良姿势将使得全身肌肉感到紧绷而酸痛,也会影响到膝盖、腰部的健康。

    (2)穿着高跟鞋其实等同于长时间呈现「踮脚」姿势,会让小腿后方的肌肉相对变短,长期累积易使小腿肚位置的腓肠肌变得无力。

    (3)穿着高跟鞋会让全身重量集中在前脚掌,若鞋子属于尖头、窄长的造型,更容易因为长时间挤压造成脚趾外翻、槌状趾、足部变形。


    聪明爸妈挑好鞋
    身为爸妈,总希望时时刻刻提供宝宝最好的呵护。尤其宝宝1岁前的成长速度特别惊人,若误穿不合适的鞋很容易影响后续的正常发育,因此,身为爸妈一定要有足够的知识替宝宝正确判别鞋子的好坏,成为替宝宝把关健康的最佳守门员。


    宝宝开始学爬再穿鞋
    新生儿虽然还不会走路,但爸妈总是会让他穿上可爱的小鞋或袜子,以保护孩子柔软稚嫩的双脚。沈医师提醒,如果是为了保暖目的可替孩子穿上袜子,但鞋子则等到开始学爬再穿即可,虽然穿鞋的用意是保护双脚,但过早穿鞋会大幅减少双脚接收的触觉刺激,孩子走在水泥、木地板、地毯等不同材质上,脚部却无法真实体验到各式材质的不同,间接会降低对大脑发育的刺激。

    过早穿鞋会大幅减少双脚接收的触觉刺激


    2岁后逐渐发展出足弓构造
    绝大多数的宝宝在2岁前都有扁平足的现象,必须等到两岁后肌肉韧带发育较佳,足弓才慢慢显现出来,直到约3岁会明显成形。因此,倘若在两岁前妈妈发现宝宝有扁平足的现象也不用太过紧张,在3岁后若扁平足的情形仍未改善,则务必要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矫正治疗,并选用专用的鞋垫改善不适症状。

    扁平足在日常生活中可经由一些小细节被观察出来,包括了:(1)孩子走没多久就容易觉得累,表示脚很酸痛;(2)站立时,足底内侧没有圆弧形的足弓;(3)扁平足常合并内八同时存在,走路时两只脚很容易相互绊到。

    O型腿?宝宝两岁前都有啦!
    许多妈咪总担心宝宝是O型腿,其实在两岁以前,O型腿几乎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骨骼发育过程,但若超过两岁严重的O型腿并未逐渐消失,则建议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宝宝穿好鞋 注重6设计
    替宝宝选鞋,家长不外乎要注意「保护效果」、「支撑性」、「防滑效果」、「材质透气柔软」这4大重点,选鞋的时候,应该让孩子的脚后跟贴着鞋跟,再按压鞋子的前端位置,以确认脚趾离鞋头至少有1公分(约半英吋)的空间。

    小朋友成长的速度很快,建议每3个月检视一次有无换鞋的需要,切忌因为孩子长得快而买大超过一号半的鞋,鞋子过大会让孩子长期穿着不合脚的鞋,连带可能影响日后走路及足部发育。

    最后沈医师也提醒,孩子买鞋的费用的确是一笔可观的支出,但也别因为省钱而让孩子穿不合脚的鞋,另外也不建议穿别人的旧鞋,一来孩子好动旧鞋的鞋底可能已严重磨损,再者旧鞋不一定合脚,孩子穿起来自然也不见得舒适。


    (1)楦头宽松,重量轻盈
    发育中的小脚应避免受到过度挤压,建议挑选楦头宽松、鞋型方正的款式,让脚趾头有充足的伸展空间。另外,鞋子的重量也是一个重点,即便大人都会觉得厚重的鞋子活动不便,更何况是年幼的小宝贝呢?因此,挑鞋时也不忘要拿起来掂掂重量,选择轻盈而舒适鞋款,让孩子活动更方便。

    (2)魔鬼毡或拉链设计
    对于还不会绑鞋带的孩子来说,魔鬼毡是既方便又容易自行穿脱的设计,至于拉链的鞋款,拉链内侧应该要有一片「拉链衬片」,以保护小脚不被拉链夹伤。沈家亿医师提及,魔鬼毡和拉链都具有调节松紧的作用,若宝宝的脚长大了,在购买新鞋前可稍稍把魔鬼毡黏松一些、把拉链拉低一点,若固定效果不会太差就可以继续穿,孩子也比较不会觉得不舒适。

    (3)高筒优于低筒
    高筒款式能完整包覆脚踝,对双脚的保护较好,固定鞋子的效果也较佳。而低筒的固定效果不如高筒,如果鞋带松脱又迈开大步行走、跑步时,很可能掉落而跌倒受伤。

    (4)鞋底着重防滑
    小朋友活泼又好动,一定要挑选具有防滑设计的鞋款,降低滑倒受伤的机会。另外像影星阿汤哥的女儿常会足蹬高跟鞋亮相,其实足弓尚在发育的孩子若时常穿着高跟鞋,恐怕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5)材质透气性佳
    小朋友的肤质柔嫩,如果长期穿着不透气材质的鞋子,很容易衍生出湿疹等皮肤疾病,建议童鞋以挑选真皮和布料材质较佳,并注意鞋子的车工是否精细。

    (6)留意材质原料
    购买前可将鞋子拿起来闻闻,注意有没有刺鼻的化学涂料气味,以免劣质原料为害孩子的健康。另外,鞋子上头应避免多余的铃铛、亮片等装饰,以免配件掉落被好奇的宝宝误食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