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的耳朵健康快乐起来
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最主要的通道之一,对人类适应环境有重大的价值。没有耳朵,我们就听不到这个世界里美妙的声音,就好像生活在寂寞的太空里一样。
认识宝宝听力发展过程
听觉是宝宝天生的本能,所以宝宝天生对于声音的感受力特别强。宝宝听觉发展有一定的进程:
0 ~6 个 月:宝宝已经对声音有初步的辨识能力,较大的声音会使宝宝全身抖动、两手握拳、眨眼甚至因惊吓而哭闹。
6个月~1岁:宝宝对声音有理解能力,可以判断声源的方向,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尤其可以听出妈妈的声音, 这个阶段叫宝宝的名字多半会有反应;另外宝宝饿的时候,妈妈摇奶瓶的声音,也会 令宝宝很兴奋。
1岁~1岁半:宝宝可以按听到的声音做出反应,当被问到“鼻子”、“眼睛”、“嘴”在哪儿时,可用小手指出来,这个阶段的听觉发育让宝宝顺利地进入了语言学习期。
1岁半及以后:宝宝声音定位能力逐渐发育成熟,睡眠时也会被较大的声音惊醒,逐渐能听懂简单的成人语言及儿歌和音乐。听觉发育是一个随年龄增长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常见耳朵症状和疾病及处理
1.耵聍 俗称“耳屎”,有些家长喜欢给耳痒的孩子掏耳朵。他们用细发夹之类未经过消毒的器械或手指甲去挖孩子的耳朵,结果引起耳道红肿、疼痛甚至发炎,弄不好伤了鼓膜还会导致耳聋。如果孩子一直耳痒,应当到医院耳科请医生检查,看看是由什么疾病引起的。切勿自己用未经消毒的器械和指甲草率应对1。
2.鼻涕 孩子患感冒或鼻炎时,经常会流鼻涕,这时一定要注意处理鼻涕的方式,不要捏着鼻子两侧一起擤,这样容易造成压力太大,带菌的鼻涕会乘机通过咽鼓管潜入中耳,诱发炎症。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擤出。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或者用手绢放在对侧鼻孔前方,不压鼻孔,只是用力从鼻孔向外吹气,将鼻涕擤在手绢中。如果鼻涕过于粘稠,不易擤出,可先滴一些麻黄素或鼻眼净,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鼻道增宽,然后再擤,就容易将鼻涕擤出2。
3.耳痛 儿童的耳痛大多数由耳病所致。主要由急性炎症引起,如急性化脓性软骨膜炎、外耳道炎和疖肿、急性鼓膜炎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孩子如果耳痛,家长应及时向医生咨询,明确病因,合理治疗。
4.耳流脓 有的家长给孩子洗澡时会发现孩子的耳朵有脓液流出,外耳道流出分泌物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外耳道炎的分泌物多为渗出性液体,中耳炎的分泌物常为粘脓性。慢性中耳炎分泌物有恶臭时,应怀疑为胆脂瘤性中耳炎。家长若发现孩子耳流脓则应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5.耳鸣 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几乎每个人均有生理性耳鸣的感受,儿童也不例外。耳鸣可以分为客观性和主观性耳鸣,后者最为常见,多种耳部疾病如耵聍栓塞、中耳炎、听神经瘤和中毒性耳聋等,以及全身疾病如儿童贫血、白血病、肾炎等都可以引起耳鸣。
6.耳聋 临床上将听力下降称为耳聋。儿童耳聋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引起的。听觉系统的任何部位有病变时均可产生耳聋。但不同的部位受侵,会出现不同性质的聋。外耳、中耳病变导致的听力障碍称传导性耳聋;由内耳、听神经及听中枢病变引起的称感音神经性耳聋;两者兼有则为混合性耳聋。
嘿嘿
妊娠期妇女常因一些异常情况或疾病..[详细]
当宝宝八个月大时,母亲会发觉愈来..[详细]
宝宝在牙牙学语时期其实已经开始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