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养,从改变说话的口气开始
  • Tag:管教 家教 幼儿 正面 引导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5-09-30
  • 假设你现在放好杯子,倒满饮料打算端起来喝。由于表面张力,看到几乎要溢出杯缘的饮料,你不禁喃喃自语:“啊~好幸福!”

    杯里的饮料只要稍微倾斜,就会洒出来。这时候如果有人在旁提醒,你希望他怎么说呢?是不是像下面这种状况?

    “警告”太难理解,“直接鼓励”教养效果更好

    当你把斟满饮料的杯子小心翼翼拿到嘴边,有人在一旁柔声提醒“轻轻地”,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是不是认为对方“真体贴”?是不是会因为轻声细语的提醒,小心地端起杯子?

    相反的,如果对方大喊:“不要打翻了!”你可能会吓得手忙脚乱打翻杯子。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你对孩子说“轻轻地”,天真无邪的孩子就会照你所说的,慢慢、小 心地倒水。把“轻轻地”这句话彻底传达给孩子,比“不要打翻”有更好的效果。因为它会成为“轻轻地就能做到”的正面暗示。

    “不要……”是绕远路的思考方式。脑海中先出现打翻水的场面,然后修正为不要打翻。脑子里先想像了柠檬,然后再设法消除,告诉自己不要去想像。这个思考过程不仅麻烦,而且对孩子来说相当困难。既然如此,一开始就告诉孩子“轻轻地”,不是更直接了当吗?

    *以“保持安静”代替“不要吵闹”。

    *以“慢慢走”代替“不要跑”。

    *以“离开那里”代替“不要靠近”。

    “正面暗示”做什么都顺利

    *“不要打翻”让孩子联想到“会打翻”

    *告诉孩子“轻轻地”,他就能小心行动

    *正面、直接地表明要求:“保持安静”、“慢慢走”

    只要以正面的说话方式和孩子沟通,自己和孩子都能镇定从容地面对各种状况。

    以“怎么做”代替“为什么”,这样问,教出创意十足、独立思考的好孩子。

    当前页:2/8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