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墙壁上画画,真是坏孩子!”当父母这么说,就是造成孩子不乖的原因。此时孩子心中会有什么感受呢?他的心里会出现“自己=坏孩子”的公式。
小 学六年级的时候,被全班公认是运动白痴的我,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被挑中担任田径赛长跑选手。我非常讨厌练习,常常喊肚子痛、假装身体不舒服。当时老师对我 说:“你去跑一定没问题!”可能是这句话让我下定决心吧。之后的练习我都没有再偷懒缺席,正式比赛那天……“我竟然得到第一名!”——这个奇迹并未在现实 世界中发生。但我至今仍忘不了,自己在某个弯道超越另一个选手的畅快心情。
这都是多亏老师当时对我说了那句话。这叫做“贴标签”,当你对孩子说“真是坏孩子”时,孩子便认为“我是个坏孩子”。当老师对我说“你一定能够跑得很好”时,我便认为真是如此。
指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别做人身攻击
以前哥哥的朋友曾对他说:“你妈妈好年轻喔!”之后,每当朋友要来我家,妈妈就会特地化妆,打扮得格外年轻。对于别人说的话,人们总是照单全收。不,应该说 是“深信”他人说的话。我们希望回应别人所说的事、期望去贯彻执行。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只要想到这一点,责备孩子的用语就会改变。既然如此,孩子行为不当 时,要如何指正呢?
纠正行为而不否定“人格”,孩子才知道错在哪里
如果是你,希望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呢?“年轻、漂亮、笑脸迎人、温柔”等,都是令人开心的标签。听到别人这么说,自己就会希望在人前保持一样的形象,回应他 人的期待。因此,我们喜欢的是“正面”的标签,同样的状况也适用于孩子。明白这点之外,还必须了解:纠正孩子不当的行为的关键,就在于“把人和行为分 开”。
责备小孩说“你是坏孩子”,就变成“对人不对事”。由于关键是“把人和行为分开”,所以批评时应对事不对人。
玩对孩子来说,就像阳光、空气、水..[详细]
养宠物就像养小孩一样,在小孩出生..[详细]
学校陆续开学了,恭喜您家的宝贝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