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许多妈妈们心急地诉说,宝宝对副食品兴趣缺缺,担心宝宝因为吃得太少或不够饱,而使得生长受到影响。其实短时间的饮食状态改变,并不会立即造成不良影响,反而要注意的是,宝宝的咀嚼技巧是否有合理的进步,以及是否因为带养者不当的喂食行为(如强迫进食)反而导致食欲下降。
适龄、合宜的饮食方式
若因为宝宝不愿意吃妈妈辛苦烹调的固体食物,就妥协而给予奶品,反而促使宝宝更不愿配合。爸妈们应该依孩子的年龄及生长需求,提供合宜的饮食安排和充足的营养,再依宝宝的食量喂食,千万不要强迫宝宝。
以下提供五项适龄、合宜的饮食原则:
1.安排合适的餐次:一般而言,六到二十四个月大的婴幼儿,一天中应给予五次进食。
2.定时用餐:将每日五次的固定时间先行订出,时间一到就端出饭菜让孩子食用。
3.固定用餐时间:一般固体餐约三十分钟以内即可,而奶餐约需要十到二十分钟。
4.分配液体餐及固体餐的适当方式:建议在六到十个月大时给一个固体餐及四个液体餐;十到十八个月大时为两个固体餐及三个液体餐;十八个月大以上则改为三个固体餐及一到两次液体餐。
5.注重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取:简单原则为,肉及菜类各占一餐份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淀粉类的米面食类则勿太多。
宝宝副食品喂食的必要性
副食品喂食除了让宝宝补充足够的营养,也能帮助口腔咀嚼能力、语言发展以及味觉发展,因此应使用汤匙哺喂。以下举出应给予宝宝副食品的五大理由:
■因应必然发生的厌奶期
在健儿门诊中,常见四、五个月大的宝宝已有厌奶现象,妈妈虽心急,但却不知如何应对,反而勉强宝宝吃奶,或者错将米麦粉加入奶瓶中当成副食品,如此只会使厌奶期延长。
■母乳或奶粉的营养不足
母乳或配方奶粉,对四、五个月后的宝宝成长是不够的。若不自固体食物中摄取,则有引起蛋白质缺乏与缺铁性贫血的可能,使得宝宝成长缓慢、影响早期智能发展。
■练习咀嚼的能力
婴儿本能上便有吸吮与吞咽配合(喝)的能力,而咀嚼与吞咽配合(吃)的能力,就非得靠训练来学习不可了,因此,喂食副食品才能让宝宝有练习咀嚼的机会。
■帮助语言的发展
副食品喂食时,口腔内部、下颔、上下唇及舌头都需配合使用以咀嚼食物,咀嚼动作会使上述肌肉协调机能发达,促进与说话相关肌肉的使用与发展,有助语言初期发展。
■促进正常味觉发展
四、五个月大以后,宝宝不只体格明显长大,消化器官也逐步发展,对黏稠状的固体食物,开始有能力消化。此时也可逐渐体会出不同食物间味道的差异,表现出对食物的好恶,表示宝宝味觉已在成熟分化之中。
副食品喂食的诀窍
那么,该怎么喂食副食品,才能让宝宝吃得开心又能促进咀嚼能力的发展呢?
■尊重宝宝个别差异
依宝宝月龄提供副食品喂食的建议,只是概括性的标准。重要的原则是,千万不可勉强。例如:接受度较高的婴儿,可能会进行的比计划表快,而且量也会较多。
■观察宝宝的表现
开始喂食副食品的时间是出生后四、五个月,但这只是一般原则。爸爸妈妈要仔细地观察宝宝的表现,若在大人吃东西时,表现出伸出手想拿、嘴巴不停动等现象时,就是可以开始进行副食品喂食的讯号了。
■使宝宝适应汤匙喂食
最初制作比配方奶粉稍微稠状的谷类食物时,先用汤匙舀一口试着送入宝宝嘴里。宝宝初次接触固体食物时,会乖乖地接受的机会通常不大,大多数的宝宝对初次与汤匙的接触,通常会因害怕而拒绝。若遭遇此一情况,便不要再强迫宝宝进食,隔天可以再试一次。只要爸爸妈妈能够有耐性地重复喂食,最终宝宝仍会接受的。在这段训练期,可以把不同形状及颜色的汤匙当作玩具给宝宝,让宝宝能握握它或将它放入嘴里,就可慢慢习惯对汤匙的接触。
■给宝宝多次咀嚼的练习机会
妈妈们常会发现,当固体食物靠近宝宝嘴巴时,他会发出很高兴的声音,但并不是每次喂食都能顺利进行的。有时看宝宝的表情,好似要吃进,但却又拒绝,或甚至将食物从嘴里推出或吐出(称之为「排出反射」)。有些妈妈或保母会把食物硬塞入宝宝嘴巴里,此一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的举动,因为宝宝也有情绪不好或食欲不佳的时候,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请千万别强迫宝宝进食。提醒妈妈们,喂食副食品时期的成长快慢,并不一定与将来的成长一致,因为宝宝无论如何表现,到某个时候都会到达能吃一般食物的阶段与能力。不要认为副食品喂食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设计,也不必为份量足够与否而感到焦虑,应该以轻松的心情,享受与宝宝沟通的喂食乐趣。
妊娠期妇女常因一些异常情况或疾病..[详细]
当宝宝八个月大时,母亲会发觉愈来..[详细]
宝宝在牙牙学语时期其实已经开始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