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测试下宝宝的语言能力
  • Tag:宝宝说话,语言 已阅读: 作者: 添加日期:2012-10-04
  • 来测试下宝宝的语言能力

    在人类社会中,「沟通」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结合语言、智力、社会与文化能力的「沟通能力」,主要包含了「接收」与「表达」2大部分。儿童发展复健中心语言治疗师黄佳真指出,影响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因素相当复杂,举凡孩子的生理状况、心理认知,乃至于外在生活环境,均会对于小宝贝的语言学习带来重要影响。

    表达「轮转」条件1─生理

       从生理条件观察,黄佳真治疗师表示,人类的语言发展与「感官发育」有着直接且密切的关系。她提到,包括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是开启宝宝语言习得的关键过程。

        宝宝的沟通能力,打从娘胎出生就已开始!黄佳真治疗师提到,别小看婴幼儿的学习效率,尽管刚出生的小Baby,看似终日呼呼大睡,但人类的语言学习不是被动的,「从一出生后,宝宝就开始『主动』学习语言啰!」

        黄佳真治疗师近一步解释,1~4个月大的婴幼儿,已经有「察觉声调变化」的能力,这时候的小Baby,只要脑部、视听等感觉器官正常,就能逐渐察觉外界高亢、低沉的声响,同时分辨声音背后所代表的情绪变化;而大约到了18~20个月大时,孩子就有能力辨识出嘴部运动与其所伴随发出的语音,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除了感官条件,语言发展也与大脑运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部分有口语表达障碍或迟缓的患者,多与脑部功能受损有关。

    1、脑性麻痹:

    脑性痲痹患者,常会因脑神经障碍,造成唇、舌等口腔器官肌肉活动无法正常控制与协调,以致妨碍语言正常表达。


    2、口腔或颜面神经失调:

    包括嘴唇、下颚、舌头与齿列等处发展的完整度,均会对表达能力带来一定

    程度影响。黄佳真治疗师提到,在临床诊疗上,常会见到幼儿因口腔肌肉神经发育未完整,出现口齿不清,如:「把阿公说成ㄚ冬,青蛙说成鸡蛙」,俗称「臭乳呆」等构音异常问题。


    3、唇颚裂:

    黄佳真治疗师补充提到,因口腔唇颚部位出现异常裂缝的唇颚裂宝宝,也多会因生理性缺陷导致构音困难。她表示,除了接受整型外科手术修补裂缝、齿列矫正等治疗,唇颚裂患者也需接受语音矫正,才不会因口腔功能构造异常,产生表达阻碍。

     

    恼人的「臭乳呆」─何谓构音异常

        仔细聆听,你家宝贝是否会把「小朋友都笑我」这句话,说成了让人摸不着头绪的「咬冯友都要喔」。当心!您的孩子可能有「构音异常」问题!

         黄佳真治疗师解释,幼童常见的「口齿不清」现象,在临床上被解释为「机能性构音异常」,也就是一般人常说的「臭乳呆」。所谓「构音」,是指空气从肺部出来,在通过声带震动后,经由唇、舌、齿、上颚及咽喉等部位的修正及摩擦后所发出的语音。若在构音过程中,口腔各部位的动作协调出现问题,而使得语音改变,就是所谓「构音异常」。

    当前页:1/4 [1] [2] [3] [4]  上一页 | 下一页